团谢家集区委:链条式服务让返乡创客有“想法”有“办法” 团八公山区委:“爱心妈妈”情牵百名留守儿童 团毛集实验区委:在青少年的心里播下法制的种子
05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10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1月15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105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团谢家集区委:链条式服务让返乡创客有“想法”有“办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谢婷婷 发布日期:2016-01-15 15:15:44

  2013年,谢家集区杨公镇90后小伙黄阳阳从体育运动学校毕业后,看准了杨公镇的生态资源优势,想返乡建个生态农庄。区、镇团委了解到情况后,积极帮助黄阳阳联系国土、财政、旅游、镇政府等部门和单位,协调解决土地流转、产业定位等问题。最终让他在杨公镇杨郢村流转了800亩土地,成立了淮南金庄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从事小麦、水稻、蔬菜、瓜果种植和水产、家禽养殖及园林绿化产业,产品销往合肥市及周边城市,不久,他的年销售收入170万元,带动农户近160户。
  “最初只是萌生了一个返乡创业的想法,没想到这么顺利就迈开了步子”。说起创业经历,黄阳阳感慨他是幸运的,逢人逢场就会感念团组织牵线搭桥为他提供的帮助。杨公镇团委书记陈成更是被黄阳阳称为“扶他上马”的“贵人”。陈成初次见到黄阳阳时,就被他的创业激情打动了。“他是很有想法的本土青年,不仅能发挥农村的创业优势,还有望扎根基层,带动老百姓创业致富”。听黄阳阳提到流转土地不易,陈成就忙活开了,独自从镇里到区里,各个部门去协调,把这些当做自己的事去做。“说实话,团组织在帮扶青年创业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局限,能做的很少,但凡能做的我们必定尽心尽力”。三四个月下来,在区、镇团委的帮助下,黄阳阳的生态农庄终于破土动工。如今,因为各自工作忙碌的原因,陈成与黄阳阳的交集并不多,但仍会经常电话、短信相互问候,私下以兄弟相称。
  无独有偶。2011年,李郢孜镇隗店村村民刘传四在生猪养殖的基础上想引进饲料加工项目,区、镇团委及时联系农林、科技等部门对饲料加工项目进行市场分析和评估,并邀请农技专家对饲料加工项目进行讲解,刘传四根据市场分析和专家讲解,下定决心引进饲料加工项目。目前,刘传四的饲料加工项目成长良好,年创经济效益10万元。
  近年来,团区委以链条式服务创业青年,不仅让返乡创客们有“想法”,更有“办法”,真实、生动地演绎了“团团就在你身边”。为增强农村青年创业、就业的本领,团区委通过开辟专栏、手机、网络、板报、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宣传就业、创业培训信息及相关政策,组织大学生村官、青年志愿者进村入户对青年进行宣传讲解,让人人皆知。由团区委牵头,邀请区农林、科技、财政、法律等方面专家到乡镇(街道)开展一系列农村实用技术、劳动技能、法律知识、创业政策等方面的主题培训,提高了有创业意愿青年的创业技能。其中,联系区农技人员到李郢孜镇开展蔬菜大棚种植指导,联系区农技人员到孙庙乡开展农作物种植、施肥、除害讲解,邀请区畜牧专家对全区35名青年养殖户开展畜禽饲养、疫情防治等培训。
  团区委书记成祖顺介绍,为帮助农村青年明确创业、就业方向,团区委实行项目引路的方法,与多个相关部门合作,加大对创业青年的创业服务,对创业青年进行项目选择、资金筹措、市场销售等在内的创业策划,及时为他们解决难题,鼓励和扶持青年创办企业。资金问题是制约农村青年创业的首要问题,团区委协调区财政局,积极与徽商银行、通商银行、淮河农村商业银行联系,大力宣传创业小额贷款政策和流程,在贷款手续、资金额度、贷款利率方面等给予优惠,着力解决农村青年创业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搭建起青年创业融资“绿色通道”。截至目前,该区金融机构和各类融资平台已对120名农村创业青年累计发放创业小额贷款1000多万元。

 团委工作人员指导创业青年申办小额贷款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