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家庭环境下儿童的数学思维培养 高素质学校领导成员必备条件 补课的得与失
14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9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6年01月0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99期  下一期
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萧县龙城镇中心小学 郑文丽 发布日期:2016-01-06 15:36:0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国家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现就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简单地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欲望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3的倍数的特征”时,我采用设疑的方法,首先在黑板上写出“111”,问这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经计算,学生说“能”,接着我让学生说数,我判断它是否是3的倍数,学生惊奇地发现,我判断的全对。不等我提问,学生求知若渴的思绪已被激起来了,教学质量得以提高,进而逐步培养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二、激活课堂,创设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很重要,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
    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将书本的例题改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乐趣。一节课就这样“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开始了。每个问题的提出都使学生兴趣高涨,使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并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能力。
    三、灵活驾驭教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合适的空间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少讲,应按儿童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设计好教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则放,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和讲解,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老师在完成了新课的情况下,也让学生学得轻松。
    四、启迪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如在解决问题时,我要告诉学生多读几遍题,弄清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从何想起,怎么想,怎么做的。解计算题时,要认真审题,按步分析,认真验算,让学生从示范中领悟方法。我还注意进行学法交流,重视算法多样化,对解一道题、学一段内容,比一比谁的方法好,多倾听别人的意见,让自己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重视课内外结合,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
    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让其明白教学内容的大致含义,搞清一些概念法则等,为进一步学习扫除障碍;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引导他们思考更深层次的含义。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收集信息的能力,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也能把握住这节课的重难点,丰富教师的教学素材。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处处为学生着想,才能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不断自主学习新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持续和谐的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