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县巧破中小学德育教育难题
□本报记者 杨 勇 实习生 汪 玲
“这次我演讲的主题是理想,虽然还是有点紧张,但比上一次感觉好多了。”12月24日上午,临泉县第四中学八(2)班学生任国宝第二次站在教室的讲台上演讲,他最大的收获是自己更自信了。
每周二和四,任国宝所在的班,轮流有一位学生自选主题上台演讲;周三,全班一起诵读经典诗文;周五,集体开展感恩教育。该班常年开展着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班主任蒲军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活动,却让学生有了很大的变化,更自信、更活泼、更阳光、更团结、更礼貌……任国宝刚进校时非常腼腆,现在阳光自信多了。
在临泉县中小学德育教育中,任国宝所在的班就是一个鲜活的缩影。用该县第四中学校长李伟的话说,德育教育不能假大空,需要务实地结合学生实际,从点滴做起,从细微处入手,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才会有真正的收获。
众所周知,德育教育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挂在嘴上容易,落到实处很难。中小学德育教育谁来抓、怎么抓,一直是困扰教育界的难题,临泉县是如何破题的呢?
一份“宝典”破解德育教育难题
临泉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王玮说,德育教育之所以不好抓,主要是目标不明确、过程没细化,中小学开展德育教育就容易不够系统、不贴近学生,往往只能是停留在口号中、张贴在宣传栏里,学生难有收获。
要想破解这个难题,不仅要让看似繁杂的德育教育系统化、规范化,更要贴近学生,让学校和学生都能看得见、摸得着。
一年前,临泉县教育局创造性地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规》(以下简称《常规》),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各阶段德育教育重点抓什么,从升降国旗、班会、实践活动,各种载体上怎么抓,从班级管理到少先队、共青团各自负责什么,一条一条进行了细化。
《常规》明确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德育教育目标,如小学重点是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具有健康、开朗、乐观的心理等。
有了目标,工作如何开展?《常规》从德育环境、德育师资与教学、德育活动、家校合作、班级团队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细化,以德育环境为例,营造好的德育环境有五项工作,每项工作的议题和要求都给予明确。
如果说,上述细则还不能完全明白德育教育怎么干,那么,《常规》最后细化到一年中每个月的“德育工作主题”,已经是不能再细致、再明白了,1月常规该开展哪些活动、2月结合节日该培养学生什么……都一一说明。
有了规范的实施细则,该县“乘胜追击”,在今年初制定了全县中小学德育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对中小学德育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和目标。
“一班一品”各显德育教育神通
作为班主任,蒲军在开展德育教育时不仅对照《常规》,按章操作。与此同时,他立足班情,灵活操作,形成了临泉县第四中学八(2)班独有的德育模式。他要求学生每周给父母洗一次脚,培养学生的感恩和孝心;他利用班会开设“读报堂”,让学生聆听美文、感悟人生;他组织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歌咏比赛,教育学生铭记历史……
在《常规》的基础上,临泉县第四中学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更详细、更具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李伟介绍说,每个年级的学生有什么特点,重点要培养他们什么,具体到每个学期、每个月怎么实施,学校都有明文细则。以七年级为例,新生刚到新的环境里,对学校和身边的教师、同学感到陌生。那就要让学生找到归属感、自豪感,要让他们尽快融入新的集体,同时也要让他们熟知新学校的新章法。有了上述教育目标,8月要开展新生学前教育、9月要开展行为规范教育、10月结合国庆节开展爱祖国、树理想教育……
李伟说,德育教育最怕空虚、最求实效,如今细化到每个学期、每个月,甚至每周,教师们都能有的放矢;每个活动怎么开展,具体有哪些步骤一一说明,更能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收获自然很大。
临泉县第四中学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本报记者 晓 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