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翔:选择创业就要做下去 张候亮:拥抱互联网的春天 疏 鲁:做有担当的青年 朱 伟:文化传承与创新走出产业发展之路
05版:全省创新创业人物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9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93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朱 伟:文化传承与创新走出产业发展之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5-12-25 16:35:12

  30岁出头的朱伟看起来只是个年轻小伙,但他在徽州竹木雕刻这个领域已经有十余年的从业经历。他的创业之路要从2000年说起,那一年他大学毕业,出于个人的梦想和兴趣,他和弟弟朱泓一起干起了竹木雕刻。
  朱伟在专注技艺的传承中,不断与时代接轨,坚持科技创新。“当时的竹艺轩采用的是纯手工制作竹木雕刻工艺品,效率低,很多样图都是靠手工描绘,或者是一点点剪贴而成,效果不尽人意,更没多少科技含量。”何不用电脑做样图设计呢?当电脑制作的第一张样图从打印机出来时,把兄弟俩着实激动了一把,因为图的效果的确很好,效率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新的问题来了,手工制作工艺品的速度太慢,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怎么办?是像大多数竹木雕刻作坊一样至此停足不前,还是另谋出路?朱伟选择了后者,手工太慢,那就用机器。他上网一查,原来先进的激光雕刻已经开始应用于雕刻行业,但是添置一台激光雕刻机要18万元,这笔钱对当时的他来说是个天文数字。朱伟去上海市考察后,回来便和弟弟将全部积蓄五万元拿出来,又借了13万元,到上海市购买了第一台激光雕刻机。从此,竹艺轩的生产进度突飞猛进。订单随之而来,很快,竹艺轩又添置了五台机器,终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随着产品市场占有份额的增加,竹艺轩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多。朱伟感到,机器远远不够用,厂房太小了。这时,朱伟又有了一个大胆构想:自己买地,盖现代化的新厂房。2006年,兄弟俩投资1200万元,在黄山市徽州区城北工业园征地30亩,建造了现代化的大型钢结构厂房,成立了黄山徽州竹艺轩雕刻有限公司。现代的科学技术,改造和完善了传统的竹雕工艺,使徽州竹雕这一古老的手工艺品开始向市场化工艺品转变,产品由单一的手工雕刻笔筒扩展到现如今的茶道、花道、香道、家具、文房、文玩等六大系列徽雕工品和艺术品。
  2010年,竹艺轩产品成为上海世界博览会特许产品生产商、零售商。2012年至2014年,陆续和中国邮政公司合作,成功开发了“金铜佛邮票”、“马年邮票”等木雕邮票项目,开启了木雕邮票史上的里程碑。去年11月,公司成功承接并完成APEC非领导人正式会议午餐菜单的开发、设计制作项目。2013年至2015年,公司先后主导制定了“徽州四雕”系列地方标准和《竹简工艺品》行业标准,填补了该项行业空白。
  目前,该公司已获“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安徽省著名商标”、“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徽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黄山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基地”等荣誉称号,去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