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惠及千万山村学子 校园文化对学生品德教育的作用 “实用四法”提高日记水平 让教育柔和起来
14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9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92期  下一期
让教育柔和起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合肥市马岗实验小学 司 霞 发布日期:2015-12-23 15:40:14

    一天,时任育才小学校长的陶行知先生在校园里看到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告诉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这位男生早早就来到了校长室门口。陶校长走来了,一面递给他一块糖,一面说:“这块糖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我却迟到了。”男生有些错愕地接过了校长手里的糖。接着,陶校长又掏出一块糖说:“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块糖。这时陶校长掏出了第三块糖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个男生,是因为他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说明你正直、善良,应该奖励你啊!”从陶校长手里接过第三块糖后,这个男生就哭着说:“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这时,陶校长又拿出了第四块糖,递给了这个男生,温和地说:“你已经知错了,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这就是著名的“四块糖的故事”,陶行知先生用自己的尊重、理解和包容保护了一个幼小的心灵。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不是疾风骤雨,而是春风化雨,柔和的教育也会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我们是否可以像陶行知先生那样用柔和的目光、柔和的声音和柔和的表情来面对我们的学生?目光柔和了,学生会更乐意与你亲近;声音柔和了,学生会更喜欢与你交流;表情柔和了,学生会更愿意与你交心。柔和的教育似一缕阳光,能够驱散学生心中的阴霾,让灿烂的笑容尽情绽放。
    工作中请多一点从容,应该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美丽的心灵,只是尘土有时遮盖了纯真。当孩子犯错时,不要急于责怪,试着心平气和地去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和经过,也许你的心平静气可以让孩子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孩子成绩下降时,不要一味地埋怨,可以试着用朋友的身份和他谈谈心,只有找准原因,才能帮助他进步;当孩子调皮时,试着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孩子在宽容的环境里成长,才会学会宽以待人。孩子的成长,需要柔和的等待。
    之前有一个在培训机构工作的朋友跟我说,她在跟学生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不喜欢某门课,往往是因为该课的老师太“凶”了。也许,学生眼里的“凶”,只是这位老师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学生过于严厉了。但正是孩子的一句童言无忌,让我体会到教育真的需要多一些柔和。
    柔和的教育不是软弱的教育,更不是放任的教育。相反,柔和的教育凝聚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爱等多重力量,常常以柔克刚。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也许,这种柔和的方式更容易打开学生的心门,守护他们的成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