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惠及千万山村学子 校园文化对学生品德教育的作用 “实用四法”提高日记水平 让教育柔和起来
14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9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92期  下一期
校园文化对学生品德教育的作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寿县窑口中心学校 王道怀 发布日期:2015-12-23 15:39:46

    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它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影响,它与德育教育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一、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升华情感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德育功能;规范合理的校园布局、洁净曲折的校园小径、独具匠心的教室布置……无处不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便会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的情感,树立高尚的品德。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朽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这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规范学生行为,做到遵纪守法
    健全的规章制度、积极向上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具有规范作用。当学生的思想行为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就会自我调节矫正。学生有时可能难以接受老师的教育方式,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久而久之,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就会自我约束,规范自身行为,从而做到遵纪守法。
    三、有利于集体意识培养,提高团结协作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集体为单位,必须注意集体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这种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都要求学生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以建成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反过来,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友好的集体又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个人服从集体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主义思想观念。
    四、有利于培养健康的个性和心理,促进健康成长
    中学生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适应了中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找到了适合展示自己的内容和方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当今中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是比较差的,而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会暂时忘却来自学习的压力和因考试失败而产生的不愉快,在轻松的心境下讨论得失,反思自己,从而自愿接受困难的挑战,健康成长。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因沉浸在欢乐或兴趣爱好中,因注意力转移而冲淡和忘却不愉快的心理因素,这样就不会产生自卑、郁郁寡欢心理,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