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惠及千万山村学子 校园文化对学生品德教育的作用 “实用四法”提高日记水平 让教育柔和起来
14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9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92期  下一期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惠及千万山村学子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含山县姚庙中心学校 张永昌 发布日期:2015-12-23 15:39:27

    含山县姚庙中心学校始建于40年代初,前身由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在姚庙街南马头王村创办,名为马头王小学。1953年2月迁址到集镇上,后改为姚庙中心学校。当时,由于地处偏僻的丘陵地带,经济薄弱,教育相对滞后,学校学生数只有三百人不到,师资基本数量的缺少、学科结构不合理、优秀教师短缺、师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均是之前存在的真实问题。通过整整20年的逐步推进、实施,学校的基础建设、办学资源得到了改善;教师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想要真正解决“上好学”的问题,只有通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来解决。
    一、教育要均衡,基础设施要跟上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均衡配置学校办学资源,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相关要求。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各级政府加大经费配套投入、相关部门关心教育,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大力发展教育。依据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要求,目前学校,教学班12个,学生500多人,配备了9560册图书,生均达19册、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其中钢琴2台);校园面积达1334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154平方米,校舍面积增大,由刚迁址时一幢1020平方米教学楼,发展到现在的两幢教学楼和一幢综合楼,同时,还新建了水冲式的96平方米厕所,283平方米标准化食堂,建筑面积达3057平方米。按要求配备两个专用计算机教室、一个多媒体教室、实验仪器室和实验室各一个、团队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音乐舞蹈教室、美术教室;网络资源做到共享、班班通工程得到解决。美丽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硬件设施按照要求得到了改善,基本达到国家提出的标准,缩小了农村区域之间的明显差距,平衡了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公平。
    二、教育要均衡,学校管理要跟上
    要让城乡教育差距缩得更小,就必须切实抓好农村学校的内部管理。切实抓好学校内部管理,人性化管理是核心,作为学校,教师是首要的管理对象,要充分发挥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除了对教职工的学习、教育、关心、尊重、信任等之外,更重要的是拟有一套完整完善的管理制度。
    学校教师的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必须公平、公正、公开,具有鼓励性。
    学校教师工作考核制度要完善,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学科教师、科学实验教师、信息技术课教师等工作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的肯定与评价、考核与奖励等措施。
    三、教育要均衡,校园文化建设要跟上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它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学校里任何课程都无法办到的。
    为此,我们就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整体的规划,教室过道的墙壁有“习惯养成教育”、“古诗欣赏”、“成语故事”、“中华传统美德”等标牌;廊檐下挂有“弟子规”、“千字文”等吊旗;树木花草配有名片;班级有各班特色的班级名片,以及宣传家乡特色的家乡名片;宣传橱窗里有不断更新各种“星”的图文(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等)、安全知识、名人读书小故事、书香满溢校园等内容,图文并茂,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