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教育之新 育创新之人 浅谈多媒体在《空间与图形》教与学中的应用 如何激发学生背诵兴趣 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问题和策略
13版:教育在线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9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92期  下一期
创教育之新 育创新之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芜湖县湾沚镇赵桥中心学校 张国金 发布日期:2015-12-23 15:42:56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没有固定的模式,生活中无时无地不充满着创造的机会。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也在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也有了以下几点初浅的体会。
    一、树立新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平平,甚至有的学科不及格,但在艺术方面却表现很突出;有的学生思维能力很强,表达能力却很差,正像人们通常说的“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还有的学生记忆力很强,但一遇见阅读题就无从下手。例如,我们班就有一名女同学,能歌善舞,口头表达能力很强,可是学习成绩却是非常差,很多同学都瞧不起她。她自己也特别自卑,总是低着头,从不主动与人交往。于是,我就发掘她的长处,让她当班上的文娱委员。现在的她好像换了一个人,整天面带笑容,对班级的工作非常尽心,学习成绩也在一点点进步。“六·一”儿童节那天,她给大伙儿表演了精彩的舞蹈,赢得了同学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二、积极创设创新氛围,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人脑的潜能几乎是无止境的。正因如此,我们要随时更新观念,创造条件,解放孩子的头脑,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发挥他们的潜能。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当然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了。根据对创新教育的理解,结合近年的一些教学实践,我平时在上新课时常对学生们说:“这篇课文是我学,还是你们学?”学生们答道:“我们学。”“那么你们自己觉得学习本文应该掌握什么?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教无定式,学无定法”,任何一篇课文的教师教法、学生的学法都不尽相同,而每个学生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知识水平也都不一样。每堂课,教师就像是一位“导游”,把“游客”领进“景区”后,让每个“游客”选择喜欢的方式自由游览。可以说,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三、转变评价方式,确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
    现代教学论对于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更加重视,将它视为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理想的教学评价应该是积极的、促进教学活动的,惩罚性的手段已经落伍。在教育教学中,我常放手让学生自我评定。如,本学期我班召开的“小学生上网到底好不好”辩论会完全由学生自己担任裁判,直至评选出最后的冠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需稍加指导即可,而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则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
    当然,以上这些想法和做法,还有待于在实践中加以修正和完善,在实际操作中仅靠这些还远远不够。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创教育之新、育创新之人,创新的阳光一定会照亮教育的天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