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群众满意放在布局调整的首位” “教育均衡不是一日之功”
03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9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92期  下一期
“教育均衡不是一日之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程榕娟 发布日期:2015-12-23 14:55:26

本报专访全椒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彭守江
“教育均衡不是一日之功”

□本报记者  程榕娟

  学校布局调整不是简单地一撤了之,撤并之后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所以布局调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后期的配套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都要悉数跟上。
                        ——彭守江

  立目标,拎思路,定措施。全椒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彭守江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系统规划全县教育发展格局:通过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来推动全县的教育均衡发展,从而实现教育强县的目标。
  近年来,随着全县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乡镇机构的改革、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人口逐年向城镇集中,原农村学校布局与现行的镇村体系规划建设以及全县的人口分布极不协调。“教育发展到这个节骨眼,各种问题和矛盾都开始凸显了。原农村学校布点分散、规模小、学生萎缩,无人气,办学效益低;教育资源不集中,投入少,办学条件差,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全县的教育均衡化发展”。彭守江说,有的学校只有十几个学生,音乐、体育、美术教师难以配备,不仅常规的教学活动难以开展,部分教育大纲规定的课程也难以开足、开齐。全县学校布局调整迫在眉睫,2012年校舍安全工程结束后,全面启动布局调整工程。
  “民意大于天,老百姓同意了,布局调整才能推动的起来”。彭守江说,布局调整最难的就是做好老百姓的思想工作,为了让老百姓满意,全县把该项工作的筹划会放到学校开,所有工作人员现场调研各所学校的办学情况,看布局,听校长汇报,听学生意见,一周后,各个股室的工作人员再坐下来,谈谈哪些学校应该保留、哪些学校该撤。理清思路后,再走进学校、走进学生家里,开展二次调研,“反复调研,为的就是科学规划,努力让教育资源达到最优,让学生受益,让家长满意”。
  不过,在这场布局调整中依旧有一部分家长不理解,屡屡上访,对此,县教育体育局及各镇、村干部不仅没有阻拦,反而陪同一起向有关部门上访,耐心的做好解释工作。“一项改革才出来,不理解是人之常情,只要把道理跟家长说清楚了,都是为了孩子好,他们会理解的”。彭守江说,在争取到家长的同意后,学校布局调整开始分布推进,一边撤并偏远的农村教学点,一边在城南新区建立新学校,按照“高中进城,初中进镇,小学进社区”的调整总目标,撤并与分流相结合。
  值得一提的是该县学校布局调整绝不是简单的一刀切,本着“因地制宜,一镇一策,分类推进,统筹实施”的原则,特殊情况区别对待,如原管坝乡是回民乡,回民不愿撤,县教体局就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
  布局调整重点不是撤并,而是合理规划。为了让全县教育发展上一个台阶,加强并入学校后勤保障能力建设,利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加强九个镇所在地初级中学的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教师周转房建设。加大县财政投入,购买校车,解决学生上学路途远问题。2012年底,县政府投入一千多万元购入校车四十多辆。校车运行后,政府每年约投入五百多万元,解决了近两千多名小学生安全上下学问题。同时,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自2011年以来,全县共投入3600万元用于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目前已完成48所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占总任务的100%。
  在彭守江看来,随着农村学校撤并步伐加快,光硬件条件发展还不够,还要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整合教师资源必不可少。根据教学需要,一部分撤并学校教师进城顶岗支教,一部分教师调入其他农村学校。县教育体育局积极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城乡教师资源整合工作,确保农村学校有年轻的优秀骨干教师。县政府出台了边远地区和山区教师的激励政策,鼓励年轻教师、优秀教师扎根农村。
  “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但这不是一日之功,后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教师积分制等”。彭守江说,下一步,全县计划向高中教育一体化、初中教育集团化、小学和幼儿教育集团化迈进,实现学区内送教到校,做到教育资源共享,从而办好让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
        □本版配图由本报记者晓君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