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的突围之路在脚下 公开入学信息应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山寨”报纸? 希望小学来了“圣诞老人”爱迪生奶酪酸奶公益出发
02版:教育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9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92期  下一期
“山寨”报纸?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焦以璇 发布日期:2015-12-23 14:50:54

   统一订的报纸发到手后竟然变成了复印件,原先的四个版面缩水成了两个版。这样的怪事最近就发生在江西省吉安市一些村小学里。
   学生自费订的报纸怎么就成“山寨”版的了?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同样是订报纸,当地中心小学拿到的就是正常的彩版。按照学校负责人的说法,村小学能征订多少、啥时能缴费到位都不确定,于是决定统一复印,复印费用从报款中扣除。至于报纸内容为何“偷工减料”,负责人表示,是因为复印成本太高,不得不“忍痛割爱”,只留了两个试题版面。
   这样的解释你信不信?反正网友是不信。有网友质疑,既然复印成本高为啥不直接订报纸?对于未订报的学生来说,发放复印件倒也情有可原。可据媒体调查,超七成的学生都是交纳了订报费的,学校凭啥擅作主张,搞这出“偷梁换柱”的把戏?数万元的报款不是个小数目,不知道学校敢不敢把财务账单拿到阳光底下“晒一晒”呢?
          □来源:《中国教育报》

王铎/绘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