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县:校园美了 学生乐了 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彰显办学理念
04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7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74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铜陵县:校园美了 学生乐了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杨 勇 特约记者 盛  发布日期:2015-11-25 14:41:34

三千万元推进美丽校园建设
铜陵县:校园美了 学生乐了

  11月18日,星期三,铜陵县和平中心学校。
  刚吃过午饭的汪茹婷匆匆赶往学校少年宫合唱排练室。作为学校小水滴合唱团的成员,每周三中午一个小时的排练是她最期待的时刻,每次都早早赶到。12时半前,合唱团48名成员全部按时赶到,排练开始,高音、中音、低音熟练的配合,悦耳的歌声回荡在美丽的校园里。
  虽然学校地处偏远的乡村,但小水滴合唱团却名声在外,参加过大型演出,拿过众多奖项,上过多次电视,大家都说,常年坚持专业的训练是小水滴合唱团成功的秘诀。
  除了小水滴合唱团,该校少年宫还开设了舞蹈、古筝、象棋等八个社团,个个都有声有色,全校每位学生都可以自愿参与三个社团。一次,外地同行到校考察,来访者看象棋社团的学生正在操练,于是上前与一名男生切磋,结果被男生连杀两盘,让来访者惊诧不已。
  一所乡村学校凭什么给学生们如此绚丽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校长许道顺说,这些都得益于该县2013年启动的“美丽校园”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学校硬件水平和内涵品位,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2013年初,铜陵县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美丽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美丽校园”分为“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四大块,每块均有详细的实施细则和年度规划。
  “多年来,铜陵县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全县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完成后,大家一直在思考,下一步究竟往何处发展。”铜陵县教育和体育局党委副书记潘杨介绍说,“美丽校园”就是系统地提升学校硬件水平和内涵品位,特别是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为中小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根据实施方案安排,该县围绕“环境美,质量优,管理严,特色明,品位高”的发展思路,利用三年时间,使全县所有学校完成“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创建,实现“师生幸福,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目标。期间,该县每年拿出1000万元支持“美丽校园”建设实施。
  乡村娃不打弹子球了
  朱文雅在铜陵县和平中心学校当了19年教师,但让她感觉变化最大的还是这两年。“过去学校就是两栋楼加两条坑坑洼洼的水泥路,一到下雨天到处都是泥。不仅学校到处泥土飞扬,教学设备也‘土’,师生面貌也‘土’”。
  如今,崭新的柏油路直通学校,走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错落有致的文化石,上面镌刻着“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主题等字。校内道路整洁、草木茂盛,过去尘土飞扬的小土坡如今草木茂盛,坡顶还建了亭子,成为学生课余最爱去的地方。置身其中,让人有一种进了景区的错觉。
  论语墙、传统文化长廊、走道文化……行走校园中,无处不感受着文化的符号。去年底建成的塑胶运动场在雨后更显得光鲜夺目,课后,三五成群的学生在上面嬉戏玩耍。一位教师告诉记者,过去学校没地方给学生们休息、玩耍,到处都是男生打弹子球挖的坑,现在学校漂亮了,可以玩的地方多了,再也看不到男生刨土坑玩弹子球了。
  如此美丽的校园场景让许道顺感叹变化真大。他说,过去农村学校看起来不像读书的地方,跟工厂一样,冷冰冰的,缺乏文化和人文气息。那时候,校长们也无处下手,既缺乏系统的规划,更缺乏改善的资金。而“美丽校园”建设启动后,根据实施方案,学校很快就有了目标和方向,再结合实际制定建设细则,就可以申报资金建设。
  校园变美了,学生最高兴。许道顺高兴的还有教师的精神面貌也在随之改善。过去,农村学校条件和环境都很差,教师们的积极性也不高,现在一切都好了,教师们的干劲更足了。
  朱文雅过去总羡慕城里学校先进的教学设备,如今,班班都有了电子白板,她上课不再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了,更多地使用信息化资源,想要什么对着电脑点点即是。现在,她每天想的都是如何丰富自己的课堂,让学生们收获更多。细心的朱文雅还发现,除了学校“洋气”了,学生们的精神面貌改变了、行为习惯好了、见识更广了、胆子更大了、爱好更多了、普通话更流行了……
  据了解,除了中心学校本部外,下辖有一所完全小学和三个教学点,最小的教学点仅八名学生。虽然校小人少,但“美丽校园”建设一点也没落下,校校都建成了标准的门卫室,配上了保安,信息化设备已经安装使用,校内绿化已经实施到位,教学点已然成为乡村的“风景点”。
  乡村娃爱上了写诗
  青青池边树,弯弯乡间路。静静立桥头,户户笼薄雾。
  不是实地采访,记者很难将这首诗与一名农村学校小学六年级学生联系在一起。
  如今已经是七年级学生的王子庆面对记者的惊讶,满不在乎。“只要看到好的风景,触景生情了,我都会写首诗”。
  王子庆所在的铜陵县安平中心学校地处该县江心洲上的胥坝乡,当地有一批中华诗词创作爱好者,是中华诗词之乡。
  在“美丽校园”建设的推动下,安平中心学校因地制宜将诗词作为学校的文化特色,培养师生爱诗词、写诗词,并以此为抓手推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
  据校长查道生介绍,该校借“美丽校园”建设的东风,从软硬件多个方面扎扎实实地打造诗词文化,精心打造“诗香校园”建设,努力实现诗词文化进课堂、全体师生日读一首古诗、全体师生学写古诗,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11月20日上午9时,上课铃声响起。各班学生入座后,对照着当天黑板上的诗词,齐声朗诵。该校校长胡峻峰介绍说,这种特殊的“课前三分钟”已经坚持多年,一周一诗,天天如此。
  如今,看似平常的诗词,在该校师生们看来,却大有文章可做。从简单的齐声朗诵到经典诵读比赛,从诗词诵读会到师生自编、自演、节目,从引导学生看诗、写诗到出版师生诗集……所有精心设计的活动,每一个环节都充分让所有的师生参与进来。正因为如此,才培养了众多像王子庆一样的乡村小诗人。
  今年初,该校出版了第一本师生诗词集,收集了三百多篇师生作品,教师一个不少,最多的22首,最少也有一首入选;学生以班为单位,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九年级,每班都有三五首。王子庆的《雾行乡村》就入选其中,拿到诗集的那一刻,她自己都不敢相信。如今,她依然坚持写诗,她觉得这对她的作文有很大的帮助。她的同班同学章超是个话语不多的男生,但同样热爱诗,他的七言绝句《彩虹》也入选了诗集。拿到印好成册的诗集,看到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变成了铅字,他兴奋不已。他说,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对诗词不太懂,但看到自己的名字在上面,感觉儿子有出息了。
  胡峻峰说,过去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基本为零,师生就是对着教科书上课。如今,小小的诗词把整个学校的文化氛围带动了起来,学校逐渐有了文化内涵,师生的精神面貌也得到了改观,是一举多得的良策。


铜陵县安平中心学校每年都举行诗文朗诵会

美丽如画的铜陵县和平中心学校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