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二维码这一新兴事物正潜移默化地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来来来,扫二维码有好礼相赠啊,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啊。”每当走在去食堂的路上,这熟悉的吆喝声便萦绕在耳边,久久不能散去。琳琅满目的礼品摆在桌子上,人们争先恐后举着手机,瞄准二维码,快速地扫着,从街头到巷尾,从公交站牌到商场酒店,从找资料到支付宝付款,大到公司、网站,小到餐馆、水杯、名片,处处可见二维码的影踪。今天,你当“扫码族”了吗?
街头“二维码”你“扫”了么
□安徽三联学院本报学生记者 潘 佳 郑梓秋
合肥师范学院本报学生记者 王若菊
安徽大学本报学生记者 宗德婵 杨 航
安徽中医药大学本报学生记者 陶秋骋 宋天琦 王 芸
安徽农业大学本报学生记者 傅麟茜 姚安琪
一扫天下,是惊喜还是惊吓
风行当下的二维码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扫码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它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安徽农业大学学生谢美琴是认真好学的女生,也是标准的“扫码族”。刚步入大学生活的她,除了努力完成学业,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当然不可错过,一次实践操作竞赛的报名中,她用手机扫下校园官方微信的二维码,“我经常能从公众号中了解学校新近发生的趣事,还有在我校举办的一些招聘大会、模拟考研、创业讲座等信息让我对以后道路的选择有了一定了解,我还在里面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校悠久的历史,受益良多”。借助二维码的帮助,她节约了时间,学到了更多课外知识,开阔了视野。当然,除了对学习、生活的帮助,二维码还是赚钱的好帮手。该校2013级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张玉红表示,“个人挺想为二维码点个赞的,因为我挺喜欢扫码的,并通过扫码得到了很多便利。我和室友在寝室开了个‘零食小卖铺’,我们发放传单,很多同学通过扫传单上的二维码知道了我们的小店,因此得到了推广,如今顾客多多、欢乐多多”。
我们不能否认二维码盗取用户信息等诈骗事件层出不穷。安徽农业大学2015级林学专业学生张慧曾经亲身经历过这样的骗局。一次和室友逛街,爱凑热闹的她被眼前可爱的玩偶深深吸引,听完推销员的话才知晓只要用手机简单扫描二维码便可获得免费赠送的礼品,她毫不犹豫地完成了宣传人员指示的操作,打开微信扫码下载应用,眼里只有可爱玩偶的她心不在焉地完成了用户注册,填写了自己的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码,心满意足地抱着玩偶转身离去。喜悦还未消减,短短几十分钟后噩耗从天而降,短信显示她的支付宝密码外泄,绑定的银行卡中全部的钱被取走,一个月的生活费被一盗而空。自我保护意识缺乏的她困于骗局,贪图一时小利给她带来了沉重的教训。
无独有偶,合肥师范学院2014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桂菊菊也遇上了关于二维码的麻烦事,由于她性格温婉、心地又好,会经常收到朋友或者同学私发的扫码请求,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非常头疼,自己本身的意愿是不想的,但是碍于情面又无法拒绝。最近,她总是收到一大堆莫名其妙的短信或者接到一些陌生人推销的电话,她怀疑自己的私人信息被二维码泄露了,这让她有点闹心。面对个人信息泄露的窘境,她决定吸取教训,当有人向她提出邀请时,如果只是扫码关注的话,一般都是不会拒绝的,偶尔还会送一些小礼品,但是涉及到私人信息的注册,即使对方再怎么劝说利诱,她都绝对不会答应。
当二维码邂逅校园
作为“与网络共同成长的一代”,90后大学生自然与二维码接触甚多。扫描二维码关注校园组织的微信公众号,从而更加便捷地获得通知、消息与服务;出门购物,忘记带钱包怎么办?没关系,只要拿出手机扫码,支付宝就帮你解决了窘境;在图书馆预约占座、网上选课等与大学生联系紧密的活动中,扫描二维码这一方式也占有一席之地,通过二维码扫一扫,微信、QQ等交友软件可以直接添加好友,方便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安徽三联学院财会学院2015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陈阳表示“我们的生活已经与二维码息息相关,不光光是扫二维码送礼品,像到超市买东西之类□的事情,我们几乎都是扫码付款的,而且扫码付款有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作为走进校园的新生,二维码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时尚本质,它横跨了虚拟到现实,二维码食品、二维码表白、二维码食品检测等新颖有趣的活动广泛吸引着大学生参与其中。
二维码在大学生中日益增长的人气,让不少校园组织和社团萌生了扫二维码拉赞助的想法。10月20日,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学生会外联部就与“合果”APP合作,通过举办宣传活动让安徽大学的学生扫描二维码,下载“合果”APP。同时,“合果”将给予该学院学生会相应的赞助。外联部干事孙彦多表示扫码活动获得的反响还是不错的,“同学们在扫码之后会得到一个手机支架作为礼品,所以大家的参与热情挺高的。至于二维码安全问题,在我们学生与商家协商赞助问题时,是一定会与他们签订合同的,在合同中就有与保护学生个人信息的内容。一旦他们泄露学生个人信息,是要付出法律责任并赔偿罚金的”。虽然的确存在扫码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的事情,但安徽大学的每一次活动都是经过重重审核的。外联部、学生会和团委的工作人员对拉赞助的活动都会进行严格的评估、审查,所以学校的扫码活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存在信息安全问题的。学生们信任学校举办的扫码活动,活动得到顺利开展,学生们也得到了小礼品的实惠,可谓皆大欢喜。
二维码背后的反思
每当节假日的校园里,或者是平常的路边,都能看见“扫二维码送精美小礼品”的诱人活动。很多学生往往经不住礼物的诱惑而上前去“扫一扫”,在这些小礼品的背后,我们又是否能断言这是“馅饼”还是陷阱呢?
层出不穷的二维码诈骗事件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们安全意识淡薄,贪图小便宜,未经过深思熟虑便进入了不法分子的圈套。扫完二维码,便发现自己的支付宝、淘宝账号被盗和个人信息被泄露,财产损失令人扼腕。来自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级药分专业学生陈帅对此深有感触,“我见过许多二维码诈骗事件,同学们因为被蝇头小利所诱惑而丧失了基本思考的能力,被骗子们牵着鼻子走,包括我自己也中过招,一时贪心的我为了一箱牛奶,扫了街边的一个二维码,结果之后在一夜之内收到了数十个骚扰短信”。吃一堑,长一智,陈帅自此决定路边的不明二维码坚决不扫,校园内的商家推广二维码经过辨识后再扫,只有保持着警惕,才能避免踩入陷阱之中。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的任课教师蒋怀周说:“我经常会用扫二维码的方式来付款,因为方便而且有优惠,例如支付宝。当然,这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于其他的扫二维码活动我是从不动心的,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能为了贪小便宜就乱扫二维码。”蒋怀周表示,拒绝使用二维码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作为大学生要多提高辨识能力,保持一种冷静理智的心态,就能享受到二维码所带来的方便,也能避免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
但在面对方兴未艾的二维码的时代,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该如何去甄别二维码的真伪?“现在很多软件的扫码自带检测功能,当软件扫描二维码后,便会自动检测该二维码所指向的网页是否安全,如果不安全,在扫码页面会提示该网站为危险网站或者安全性未知,这样就可以有效防范二维码背后的风险了。”安徽三联学院外语学院2015级商务英语专业的“扫码达人”罗素敏分享她在扫二维码上的经验,她同时悄悄告诉学生记者,“街边的二维码不要扫,那些打着扫二维码送小礼品旗号的其实是通过二维码来推销一些软件或者登陆一些网页做小调查之类的,而这些软件和问卷调查会窃取个人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会造成很大的麻烦。表面上我们好像只是扫了一个二维码就获得一些挺实用的小礼品,实际上却是得不偿失”。不得不说,如今扫二维码变成了一种学问,而这门学问值得我们去研习,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码上生活”过得便捷、愉快。
一个小小的二维码,本是用来方便人们的生活,却暗藏玄机,我们要用智慧打败卑劣,不去盲目相信,不去随意跟风,理性对待,仔细甄别,莫要因为贪图小便宜而悔不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