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在滁州,有一种聚会叫赶集 关于新时期做好党员党性教育工作的探讨 皖南竟有这么多小而美的民宿
07版:@共青团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7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70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风俗:在滁州,有一种聚会叫赶集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5-11-20 14:53:40

  小时候,一到赶集,小孩子都很兴奋。
  不仅热闹,还有很多好吃的。
  现在的滁城已经很少有集市了,你是不是很怀念那些年赶过的集,有时不仅仅是为了买东西,更是为了那一份难得的热闹。小编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那些年赶过的集市。
   ——青农部 滁州市共青团
 
  在滁州市的各乡(镇)都流行赶集,那些年由于农村面积大,交通不便,离县城比较远,有时需要买东西或者卖东西,所以大家会在约定俗成的时间一起来买卖交换,所以就有了集市。
  逢集前一天晚上,小朋友肯定都兴奋得睡不着,第二天一大早,村上的老老小小就开始忙活起来了,有需要卖东西的更是会起个大早,为了在集市上占到一个好一点的位置。
  乡镇逢集的时间,一般都是一三七、二五八或者是三六九,每个地方时间不一样,但一个地方的会统一一个时间。
  有的挑着扁担、有的提着菜篮子、有的提着个袋子,还有很多空着手打算去买东西或者纯粹是为了凑热闹的……大家都是熟人,可以一起上街顺便唠唠嗑。
  很多村民,都会把自己家当季的农作物拿到集市去卖……都很新鲜而且价格真的很便宜。
  小时候,赶集市时,小朋友身上往往都没啥钱,他们都是为了去凑热闹四处逛逛,偶尔有个一元两元的能买个糖果,那可高兴坏了……
  那时的集市卖的最多的还是自家的农作物和蔬菜,绝对的绿色食品……每次赶集回去都要带上一些菜回去
  “今天赶集,去买点肉回来”。每次赶集都想带点肉回去,一家人好好解解馋。
  那时没有什么电子称,都用杆秤,但从不担心缺斤少两。
  很多村民会把自家养的鸡、鸭、鱼、鸡蛋拿到集市去卖。
  每次令我们恋恋不忘的,还有那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和白白的大馒头……
  还有一些现在都快失传的手艺,逢集市的时候,他们会摆个小摊,等待为村民服务,有修鞋的、打铁的、缝补衣服的,还有剃头的……
  现在滁州市的各乡(镇)依然流行着赶集,逢集时间表请关注滁州市共青团的官方微信查询。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