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成立八个学区以城带乡以弱带强
利辛县:专项督查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
本报讯 近日,太和县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方案获县政府批复,同意撤销原城关镇中心学校,新设立曙光、民族、北城、南城四个中心学校,分别负责各自辖区内学校教职工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同时,全县成立八个学区,以城带乡,以弱带强,全面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城区中心学校由一变四
2012年以前,生源争夺战在该县比较突出,形成了招生乱象,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从2012年起,太和县开始在两所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平均分配生源,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太和中学与第二中学结为发展共同体,第一中学与第八中学结为发展共同体,使该县高中教育阶段教育得到和谐、均衡发展。
此后,该县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及幼儿教育阶段均衡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撤销原城关镇中心学校,新设曙光、民族、北城、南城四所中心学校。
据介绍,该县城关镇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二十多所,学生近3万人,日常管理难度大,且不利于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县教育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城关中心学校由一变四之后,日常管理更加细化,有利于教研活动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随着近几年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强,城区中小学之间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硬件设施已旗鼓相当。分成四所中心学校后,有利于中心学校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机制。
八个学区推进城乡均衡发展
在城区新设四所中心学校的基础上,根据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所在位置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水平,按照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强弱组合、整体均衡的原则,把全县35个中心学校组建成8个学区,每4个到5个中心学校组成一个学区。
据介绍,学区是校际之间以平等互助为原则形成的教育教学共同体,属非行政性组织。每个学区及中心学校均由县教育局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包片、包点,包点人员的考核成绩与学区、中心学校考核成绩挂钩。在此基础上,学区间将在课题研究、学校管理、教研课改等方面进行融合,让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县城学校带动农村学校,最终达到城乡之间教育的均衡发展。
目前,该县教育局正在谋划“无校籍管理”制度,学区间的教师可以相互流动。同时,投资1.5亿元打造“同步课堂”系统,让偏远乡村的学生也能受到县城名师的指点。
□特约记者 代志红
本报讯 为全面了解与掌握全县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落实情况,切实加强营养餐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规范使用,自11月10日起,由利辛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县教育局联合组织的专项督查组分赴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各实施学校,对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督查。
在专项督查协调会上,该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玉实要求各营养供餐中心学校和有关县直学校要全力配合督查组工作。她强调,对信息上报不实、瞒报、漏报或在检查中出现违规、违纪问题的,将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纪律检查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就督查作了具体说明。
该县共有公办、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575所,在校(园)学生25.1万人。目前,该县符合国家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条件的义务教育学校466所(含教学点150个),享受营养改善计划的学生12.9721万人。现阶段,该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分食堂供餐和企业供餐,其中企业供餐学校65所、受益学生1.6821万人,食堂供餐学校401所、受益学生11.29万人。均由该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有关部门专家按照每天4元标准制定供餐食谱。
据悉,专项督查由该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与县教育局分别抽调人员,组成五个督查小组,采取看现场、与师生及家长交谈、查阅台账资料和电话随访等方式进行,督查内容主要包括食堂安全管理工作情况、从业人员聘用及管理情况、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营养餐宣传和公示情况。督查结束后,每个督查小组将提交针对性较强的督查报告,由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与县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并确保在督查中发现好的做法能及时推广、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特约记者 侯 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