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小 米
学生记者 巢湖市团结路小学 五(1)班 王梓晗 吴文茜 王恩业 叶欣妍
柘(zhè)皋(ɡāo),位于巢湖市,是一个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江南古镇。古色古香的建筑里,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
走在柘皋镇老城区的街道上,不出几分钟,“叮叮咚咚”的声音便不绝于耳。敲打的声音来自于我们即将探访的一位老银匠,他就是当地大名鼎鼎的洪金泉老爷爷。他继承着祖父传下来的银器加工手艺,至今制作的银器还保留着清代的样式。知道这次探访任务的巢湖市团结路小学的小记者们比小米还要兴奋,用传统手工制作银器,以前听都没听说过。
藏在深巷中的银器铺
来到老街,走上几百米,再过个桥。这里的建筑看上去年代久远,透露着一股历经沧桑的气息。远远地,一个偌大、醒目的招牌“百年金银匠铺”出现在眼前。一阵阵清脆的敲打声传入我们的耳中,这里就是洪金泉爷爷的银铺了。小记者们怀着一份好奇,走进了洪爷爷的银铺。
店铺的面积并不大,就一间很小的门面,里面有一个柜台,上面摆设着琳琅满目的银饰品,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洪爷爷亲手制作的。旁边有很多古老的我们叫不出名字的工具,洪爷爷看到小记者一行的到来非常热情,打招呼的同时也在跟我们介绍银器的制作过程。考虑到小记者们也许对于这段老手艺并不熟悉,洪爷爷直接向我们演示了一遍银器的制作过程。
历经千辛万苦锤炼的首饰
只见洪爷爷拿来一些银子,将它们放入一个檀木制作的“U型”槽口里,一边踩着皮老虎,一边用喷枪将银子烧至熔化,接着把银水倒入条形模具中,一会儿再把银子放进冷水里淬火,碎银子就变成了长条状的银条。洪爷爷说:“以前的工艺比这还复杂,以前都是用嘴吹火,形成高温火焰,现如今使用气炉方便多了。”
洪爷爷把银条放在铁砧上,用铁锤不停地锤打,这样是为了让银条变得更长、更扁;然后再用喷枪加热,这样是为了让银条不易开裂。接着洪爷爷反复锤打、加热银条,直至成形,再拿凿子将它一分为二,最后用锤子把每根小银条锤到五寸长。小记者王恩业看到这里,感叹道:“这些银条就像人们的心灵,需要不断捶打和磨练,才可以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为了让银条更富光泽,洪爷爷拿出石磨子和玛瑙不断打磨。打磨完后再把银条放入洗银水中清洗一下,经过清洗的银条变得更加光亮。终于到了银手镯制作的收尾阶段,洪爷爷拿来一个上小下大、类似木桩的东西,根据胳膊的大小,将两个银条围在“木桩”上,再用铁锤一敲,哈,一副手镯打好了!
面临失传的传统手工技艺
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出的银手镯虽然不那么精致,但手工却花费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比起机器整齐划一的制作,传统手工技艺明显多出了几分温情。洪爷爷告诉我们,他家的银铺始于清朝,经过五代人的打理,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他十二岁时学习做银器,三年出师,和银器打了大半辈子交道,非常热爱银器。洪爷爷为了不让老手艺失传,已经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同时他也担忧,这份快要失传的老手艺并没有人来继承。
知道这些后,小记者王梓晗开始感叹:“哎!现在的人都偏爱于机器技术,没多少人在意那些古老的传统手艺,因为不仅麻烦、费力,而且还相当耗时。可他们哪里知道,那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一份遗产,它们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采访手记:洪爷爷制作出的首饰就是一代代手工艺人薪火相传的见证,它也是我们古代文化的传承和见证。小米想到,也许未来的更多岁月里,它终将消失于我们眼前。关注就是一种力量,如果同学们有兴趣,不妨也来柘皋镇上的老银铺参观一下!
指导老师 陈凤霞
洪爷爷亲自演示制作的银手镯
小记者与洪爷爷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