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业进校园给学校添负担 话题评论 一周声音 小编评事
02版:教育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5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56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话题评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5-10-28 15:51:52

   日前,有上海市媒体报道,中午12时至13时,记者到该市多所小学门外,隔着铸铁栏杆,操场一目了然,然而,阳光下,没有学生的身影,教学楼中也是一片宁静。记者调查发现,这种情况在沪上校园并不罕见。午休的校园,为何静悄悄?家长会上,有人提出过是不是让学生在课间适当地出去放松一下,但立即遭到班主任和不少家长的反对,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最顽皮的阶段,不在教师看管的视线下就容易惹是生非,况且,放到室外,出现伤害事故的概率会提高,在没有足够监管力量的前提下,还是不出教室好。

圈养学生是因噎废食

□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  许艳丽
   不准课间打闹,不准午间走出教室,不准学生自由嬉戏,太多的不准,太多的限制,这让活泼好动的学生情何以堪?小学阶段正是儿童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学校实施圈养,学生的身体如何得到充分的锻炼,又如何能够健康地成长。圈养圈住的是人心,而学生会在学校的诸多限制之中失去学习的兴趣、失去教育的兴趣,甚至失去对生活的兴趣。
   当然,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生命为天,安全第一。学生进入学校,一旦出了安全事故,学校就要承担一切责任。然而,为了安全而剥夺学生活动的权力,取消学生活动的时间,却未免本末倒置,亦是因噎废食之举。谁能保证将学生圈养在教室就能不出现任何问题呢?
   真正地爱学生,就应当放眼学生的未来,就应当立足学生的成长。圈养的教育方式实质上是一种教育的懒政及不作为,这种教育观是狭隘的、短视的、片面的。学生的成长需要空间、需要学校创造适宜的环境。他们需要走出去,呼吸教室外的新鲜空气与阳光。他们不仅需要到操场上尽情地跑跳、在校园里尽情地打闹,更需要走出校园,到野外去郊游,到田野去畅想,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强壮的身骨圈养不出来,开阔的视野圈养不出来,丰富的阅历圈养不出来。圈养看似爱护,却是对学生成长的迫害,当学生成年以后,步入社会,他们再回首自己的学生时代,那种“仰望四角的天空”的生活如何给予他们美好的回忆?如何给予他们丰富的给养与力量。
   教育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是美轮美奂的,学校应当给予学生一个快乐的童年,而非仅仅是无休止的作业、枯燥乏味的学习等诸多的限制。或许,这样的教育生活充满着无数的挑战,也有着一定的安全风险,但是,这种风险指向学生成长,为了学生的发展,有责任的教育管理者无论如何应当大胆地去冒险。

“圈养教育”何时休

□阜阳市颍泉区苏屯小学  孟  灵
   我曾经过一所学校,发现整齐的方砖下面有许多铁柱子的痕迹。我好奇地问校领导,校领导无奈地笑笑说:“原来是为迎接‘国检’兴建的学生运动场,上学期发生两次安全事故,经过研究,拆除掉运动设施。”为了杜绝安全事故,拆除巨资兴建的运动设施,而且还是集体研究,多么合情合理,为学生着想多么周到。事实果真如此吗?当我问及学生是否愿意拆除这些运动设施,有的摇头,有的一脸惘然,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类似如此教育很多地方都有。圈养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我们常说要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要从小学阶段奠定他们的人生基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早已成为空谈。
   阜阳生态园是省科普教育和环境教育基地,也是阜阳市青少年课外活动和素质教育基地。市、区教育局多次下发文件,要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写出活动感受参与比赛。然而,让人费解的是上级给了学生走出校门、亲近大自然的好机会却让校领导把经念歪了。禁止任何教师组织和学生参与,否则将受到纪律处分。领导给出的理由是安全问题,是的,或许今天的学校无法承载社会舆论的压力,学校只能采取“免责”的圈养方式来搪塞自己。国家提倡游学活动,学校领导只能摇头兴叹,没有学校领导敢放开手脚,让学生真正融进大自然,与社会亲密接触,所谓游学也只能憧憬一番罢了。
   我认为,应该按照法律、法规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既要安排活动又要注意安全。学生们每天端端正正坐在教室里忍受煎熬,就像熊熊烈火把庄稼苗慢慢烤干,使学生完全失去朝气蓬勃。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