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寄语
章太炎说,国学乃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作为教育者,我们觉得,一所学校中若有国学社,便是该校文化底蕴之体现。装帧典雅、文字溢香的《国学新知》是安庆市第一中学国学社社刊,她既展示了学生深厚的国学功底,又传承了泱泱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文明;她既是长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份收获,又是展示持续推行素质教育改革的一扇窗口。
路漫漫其修远兮,衷心祝愿《国学新知》在未来的国学传承中为更多的学生开启更多的国学知识大门。
□安庆市第一中学校长 徐晓春
《国学新知》由安庆市第一中学团委指导,校国学社主办的学生社团刊物。该国学社创办于2009年9月,社刊《国学新知》创刊于2014年底。《国学新知》主要面向学生,刊发师生有关国学方面的心得、随笔与研究成果。自创刊以来,《国学新知》在弘扬国学精粹、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学生亲近传统、汲取文化营养、提升自身修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学新知》已成功出刊三期,设置有诗与诗话、考据训诂、小说丛谈、人物风流、书画天地、吾乡吾土、国学常识等栏目。
□国学社指导教师 刘 磊
安庆市第一中学国学社社刊
《国学新知》
彼黍离离
□高三(13)班 高天翔
关于《诗经》中的名篇《黍离》的主题,从古至今众说纷纭。《诗经》作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其收录诗歌的写实色彩十分浓厚,并不像稍晚的楚辞那样充满了瑰丽的想象。所以对于《黍离》主题的鉴赏,一切要从文本出发,顾及全篇,并且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
《毛诗》序称:“《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宗庙公室,尽为黍离。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这种说法的感情基调与全诗是完全相符的,一直以来也被后代所接受。但《毛诗》显然对于“黍离”的起兴之物的理解不够落实,按照《毛诗》的理解,作者看到黍稷后,联想到黍稷的“苗”、“穗”、“实”,从而缅怀故国,而这种解读显然不符合《诗经》现实主义的特点。诗经的作者选取意象,习惯于从身边的普通对象中信手拈来,如《关雎》里的“雎鸠”、荇菜,《蒹葭》里的“蒹葭”、“白露”等。在《诗经》中,《采薇》与《黍离》意象的选取十分相似,都是通过植物的生长变化起兴。在《采薇》中,薇菜的生长过程是主人公亲身经历的,随着时间的一再推移抒发思家盼归之情,同时表现了主人公出门在外之长久。由此可见,《黍离》应该看做描写了主人公经历的一个漫长的过程更为合理。显然《毛诗》中怀古伤今这一将全诗作为一个突发性事件的说法并不妥当,《毛诗》的这一说法,显然有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色彩。
所以,关于《黍离》的主题,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主人公为一个长期在外漂泊者的形象。从“行迈靡靡”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步履沉重、内心悲怆,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气氛。而“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正如曹雪芹的“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表现了一个孤独幽怨的形象。综上,全诗更像是一首长期流浪的诗人的抒忧之作,并且蕴含了一些对现有统治者的不满之情。
从诗歌的背景上看,郑玄《诗谱·王城谱》认为“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其诗不能复雅,故贬之,谓之王国之变风”。所以,史家大多认为《王风》作于周平王迁都之后,此时王室衰微、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出现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同时,对于一个流浪者而言,身边的景物是唯一陪伴他们的东西,他们对于黍稷变化的敏感和熟悉让他们选取黍稷作为意象显得合情合理。
《王风》是《国风》的一部分,《国风》大多是民间诗歌,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政治色彩较为淡薄的一部分。“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黍离》应该是劳动人民内心情感的抒发。至于“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等句中是否蕴含了对统治者的些许不满,其中是耐人寻味。毕竟在《国风》的很多名句里,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都极尽了对统治者的讽刺。
传说中的“黍离之悲”,悲得很难再说是亡国之痛,而更应该是抒发自然的人之常情,抒发个人的幽怨和不满。至于这首诗为何被赋予太多政治意义,很显然是权威的《毛诗大序》有关,而《毛诗大序》成书于西汉,正是儒家学说逐渐占据主流的时代,为封建统治者服务成了这个时代作品的指导思想。政治上的干扰,造成了《毛诗》对《黍离》的唯心主义理解。而现代有些诗评家甚至考证“黍”和“稷”是种植于不同的地区,从而得出了空间转换的结论,虽然同样驳斥了《毛诗》“睹物思国”的说法,但显然牵强附会,矫枉过正。因此,对于《黍离》的主题,要站在一个清楚的角度来看,结合背景和诗经全书,一切从文本出发。
走过那片竹林
□高三(12)班 王 昕
如今,我踏过许多地方的山,走进无数片的竹林,却再也听不见你铮铮的打铁声,再也看不到你纵酒时的豪情,再也欣赏不了那悲怆苍凉的《广陵散》。
——题记
在夕阳的余晖下,一片竹林,一把古琴,一个索琴而弹的背影构成了最美的风景。隐隐约约传来一阵琴声,玄远而又悠然,天地与之同化,造化与之永恒。风吹过,落叶簌簌,琴声消失了,整个大地却仍保留着对它的怀念与记忆,一个“萧萧肃肃,爽朗清举”的面容就这样逐渐清晰。
嵇叔夜之为人,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那恬淡的竹林,因有了他更加率然,玄远,可他却风姿特秀,桀骜不羁。他放浪形骸,藉以逃避祸端;曲折为文,藉以发泄不满。
在那个苍茫无端的时代,天地混沌,人世荒芜。嵇康这个困顿与徘徊的灵魂却有着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感触、自己的心灵,在孤独、漂泊、迷茫与无奈中,在有限、瞬息、短暂与渺小中,随世道、时间、岁月与生命流化,用自己独立的精神,在自由的思想中呼吸残喘,独立守望人生的真谛。
人世的社会如此不堪,事与愿违,只便将自己的真知灼见与苦闷的灵魂寄予理想的乐土,而那片竹林则承载了太多记忆。纵情山水,不为世羁,喝酒谈玄,赋诗弄曲,修身养性,游山采药,叮叮当当,煅铁有声。一切在高劲清爽、清空虚无之中,有韵有致,有形有声;在长林丰草,闲云野鹤中,悠然养气,道化自通。
身为隐者,却也不甘沉沦,总是不屈地与司马集团斗争,为了那份正义,牺牲一切也在所不辞。当时,即使是钟会来访,也只是略嘲讽地答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闻而去”。那封《与山巨源绝交书》更是把他的蔑视权贵谱写到了极致。既“抗心希古,任其所尚”,又“志在守朴,养素全真”,他从没放弃过自己那份遗世的傲骨和千古的决绝。
可魏晋那个时代,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嵇康也不例外。他还没有看到司马氏的没落,就要因自己“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踏上了临别的刑场。那一刻,他顾视日影,索琴而弹,只听琴声高而徐引,雄浑温劲;时而苍苍茫茫,时而切切凄凄。然而,琴声化阴,转而高亢,犹如剑戈相搏、金鼓铿锵、墙倒宇塌、催沙卷石。一切顿然凝滞,天地俱寂,时空无声,那个狂野不羁的身躯在这一刻轰然倒塌,一切都无声无息地沉静在历史中。嵇康冉冉而立,再形神两忘中,羽化登仙,余声依旧,风姿依旧。
浮生若梦,再醒来已是沧海桑田,《广陵散》真的失传,不复存在了吗?我无法清楚地领悟生命的开端与结束,无法触摸千年前的纷乱,更无法呼应一代名士悲壮决绝的豪情,只能用一杯薄酒、几缕怀念祭奠那被历史湮灭的英魂。
年华似飞鸿过迹,岁月如落影残红,那片竹林终只是过眼烟云,缠不住水中落日。走过那片竹林,我多希望能扭转时光,遇见那个“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