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忧伤的爱情 季 候 乡下的留守老人 根泽,一路走好
08版:风华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5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52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根泽,一路走好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益军 发布日期:2015-10-23 22:37:42

  谢根泽得了不治之症已有多年,尽管早已觉得他随时会告别这个世界,但当我得知他去世的消息,仍觉突然。
  根泽英年早逝,我一夜无眠,和他在一起的日子像放电影一样晃动在我的眼前。
  18年前,根泽从省团校刚刚毕业就被安徽青年报社录用,那时我从颍州晚报社调到安徽青年报社不久,我们两个同住在团省委大院的那间集体宿舍。根泽比我小许多,嘴巴也甜,开口闭口喊我杨大哥。不知他从哪弄了个煤油炉,有空喜欢到菜市买些新鲜的鱼肉改善生活,他手脚麻利,转眼功夫,饭菜的香味就弥漫在空间大不的宿舍里,不大动手的我跟着享了不少口福。根泽为人古道热肠,宿舍里空了一张床,他的同学、乡党和工作中结识的朋友,途经合肥都喜欢到这里临时借宿,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的余英国(现任颍州晚报社总编辑)曾当过安徽青年报社的实习生,途径合肥喜欢住在这里,每次根泽总是热情有加。
  那时候,我在阜阳、合肥两地奔波,根泽见我如此辛苦,一天晚上,他突然问我:“杨大哥,你为啥放着颍州晚报社休闲特刊部主任不当,偏要到这里当个一般记者?”
  我当即从桌子上拿过一张《安徽青年报》,问他:“你知道我们报纸的报头是谁题写的吗?你知道报头下面的邮发代号为什么是‘25-2’吗?”根泽摇头说不知道。
  “我们的报名是由郭沫若题写,我们的报纸是继《安徽日报》之后安徽省第二家创刊的综合性机关报,按照创刊的先后顺序,《安徽日报》是‘25-1’,《安徽青年报》自然是‘25-2’。这张具有四十多年历程的报纸曾风行江淮大地,80年代,包括我在内的大批文学青年怀着朝圣般心情追捧着《安徽青年报》,很久以来,《安徽青年报》一直是我心目中的新闻事业圣地,如今我能有缘成为这张报纸的记者真的倍感荣幸”。
  “不过我到这来,并没有什么对新闻事业的追求,感觉只是找到了一个谋生的饭碗,看来我也应该珍惜到安徽青年报社工作的机会,最起码要对得起报社发给我的几百元工资”。
  根泽的话说得很实在,他把在安徽青年报社工作仅仅当成个谋生的饭碗,这无可厚非,也丝毫未影响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对得起报社发给我的几百元工资”。根泽此后在报社多年的卖力工作为这句朴实的话语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刚到报社那几年,根泽从事报纸发行,他深知良好人脉会有利于报纸发行,随报社领导下去,跑前忙后,酒桌上冲锋陷阵,时常不胜酒力“现场直播”,但却因此给大家留下了“小谢”为人豪爽办事实在的印象。直到现在,我和许多已转岗多年的团干部交谈时,仍不时有人提到“小谢”。根泽后来在办公室从事财务,工作总是井井有条,把领导交办的事情干得有声有色。
  根泽的钢笔小楷写得很有功夫,看上去是一种享受,据说,当年报社录用他,与他写出一手好字有重要关系。我也因此沾了根泽不少光,那些年申报新闻奖不像现在一律打印,大都在表格上用钢笔字填写后复印。那年我的作品《无奈的捐献》申报参加中国青年报刊好新闻评比,需要填18份表格。根泽说,复印的效果再好也不如手写的,他坚持每张表格都用钢笔字填写,或许是根泽洒脱的钢笔字让评委产生了好感,这篇作品获当年中国青年报刊好新闻一等奖。
  这些年,根泽一直在医院和病魔进行着坚强的斗争,七八年时间,他一直在定时进行透析,痛苦时刻在折磨着他,他很清楚患的是无法治愈的疾病,一直在永远无法看到光亮的隧道内痛苦地前行,这对他是来说是多么残忍的精神折磨。
  如今根泽撒手西去,天堂里再也没有痛苦和折磨。根泽老弟,一路走好!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