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老 历史长存
02版:缤纷校园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4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09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40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青春不老 历史长存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5-09-28 10:37:00


    编者按  国庆节快到了,你的校园有美丽的旅游景点吗?你的校园内有象征红色革命的建筑吗?你的校园流传着动人的故事吗?在我省部分中学,由于特殊历史的原因, 在校园里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建筑和记忆。“十一”来临,让我们一起走进你身边的校园,秀秀它们的风采,以及背后的故事。

青春不老 历史长存
——致我亲爱的中学

    有人说学校是家,有人说学校是象牙塔。我们爱着我们的校园,有时候我们也厌倦她的存在。但是,我们终究是爱她的。因为每当有人说她的不好时,我们总是愤怒的。我们只容许自己说她的不好。“十一”让我们走近我们学习生活的这片园地,听听她的故事、看看她的风景。
风雨百年志不改
    打开太湖中学的官方网站的首页,可以看到赵朴初先生于1990年9月29日为这所学校写的“难学能学,难行能行”八字校训。正像这八个字所显示的一样,太湖中学走过百年风雨,一直坚定不移地行走在教书育人这条路上,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
    太湖中学的变迁可以说是一部悠久的历史,同时又是一段充满了故事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755年的熙湖书院,在这段历史长河中不得不说的是日军侵略时期的太湖中学。那个时候叫做“六邑联中”。
    1939年春,学校校址由薛义河迁至离县城约四千米的姜家岭, 姜家岭的房舍,原系李幼乾先生私邸,有厅堂、书斋、卧室、客房、仓房、厨房及大小余屋三十多间,李幼乾慷慨许诺把房屋租给学校,以示对教育和抗战的支持。但李氏房舍仅能容纳百人左右。赵校长为解决校舍不足,多次与太湖县各界人士磋商,争取太湖县地方财政拨款,并呈文省教育厅请求资助。为解燃眉之急,他带领师生到县城搬运被日寇炸毁的福音堂、晋熙小学等处的残砖断瓦,以应建房之需。他还将为亡母治丧而收得的礼金全部捐献给学校作建校经费。
    孙磊告诉记者,学生们在刚进校的时候就对学校的百年历史耳熟目染。“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会提到我们学校的历史,尤其是历史课上。这些历史是离我们很近的历史,所以听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很有趣。”孙磊说,“学校有很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挖掘,蕴涵着很多大师的精神,我觉得是我们中学生值得学习的。”
    1941年,抗日御敌、救亡图存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头等大事。学校成立了青年抗敌协会,组织师生到县城和农村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秘密翻印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发给师生学习。为鼓舞抗日救国的斗志,师生人人学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五月纪念歌》等抗战歌曲。
    回想那样的岁月,校园里人人高歌《义勇军进行曲》,师生们满腔热情,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投身保家卫国的队伍中去,是何等的勇气、何等的精神。
    如今的太湖中学已经是一所现代化学校,坐落在太湖县县城建设路。校园按教学区、运动区、学生生活区、教职工生活区规划建设,校园面积180亩,建筑面积4.9万多平方米。校内群楼争辉、花草斗艳,显得整洁而美丽。目前,全校共有54个高中教学班,学生3200余人。教职工213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76人、省级“教坛新星”5人。
    可以说,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又是一所正在发展中的学校。历史赋予它文化底蕴,教育的不断发展、转型让它不断前行。
正气凝天地 学风融古今
    “母校的桂花开了吗?”网友“青椒豆芽”问道。
    “开了,昨天在班里就闻到了,很香。”楼下有人回复她。
    春天樱花烂漫,夏季绿树成阴,秋时丹桂飘香,冬日腊梅吐艳,在“青椒豆芽”的记忆里,这就是灵璧中学的四季。它有着花园般秀丽的风景,荟萃亭、步云山、晨读长廊掩映在绿树丛中,假山、奇石、喷水池相映成趣,教学楼、科学馆宏伟壮观,荷塘、草坪、雕塑点缀其中。
    去年从灵璧中学毕业的“青椒豆芽”现在外地读书,远离家乡的她时常会想起母校的一草一木,以及昔日的学习时光。“我这里桂花香满园,不知道灵中的桂花开了吗?还记得以前晚自习放学后,路灯很暗,我就和几个同学一路上说说笑笑结伴走回寝室。现在还是很怀念那种感觉”。
    灵璧中学创办于1944年,其前身为明朝万历年间的正学书院。在校园的西南隅,青灰砖墙、赭红瓦顶的正学书院就静静地伫立于此。在高大的教学楼旁,它既与校园融为一体,又显得与众不同。
    正学书院是一处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古迹,可谓是历史对灵璧的恩赐。从正学书院到灵璧中学,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正学书院,肇创于明代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迄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是灵璧县历史最久,且独成一尊的最高学府。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几经沧桑,数经嬗变,最后发展、形成灵璧中学。
    据《明史》可考,明代的书院有两种类型:一是官办的,一是私办的。正学书院为当时灵璧知县所办,院舍的主体结构为学道堂和阅卷厅两部分,房舍均为木架结构,青灰砖墙,赭红瓦顶。因历史悠久,虽经多次修复,只是翻新加固,并未改其制。
    清光绪三十二年改为官办高等小学堂,中华民国十六年改为县立第一完全小学。1947年秋,刘邓大军南下途经灵璧,县立中学开学、报名、注册、编班,未正式上课。1948年11月25日,灵璧县城解放,根据“维持现状,恢复改造”的方针,决定恢复筹建灵璧中学,取址正学书院。
    “正气凝天地,学风融古今”。如今的正学书院安静地伫立于灵中一隅,倾听着朗朗读书声,望着一届又一届的灵中学子从它身旁走过,直到走远。
    说起对于灵壁中学的感情,“青椒豆芽”想起母校宣传册上的一段话,“灵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是走多远也走不出的地方。难忘的岁月,留下无数美好的回忆。青春在这里定格,精神的家园里,有一生最美丽的剪影与收藏”。
水杉道和仁风亭
    顺着公路向前,两边是郁郁葱葱的绿化带,一座耸立的大门高捧着“舒城中学”几个金碧辉煌的大字,灰与白的对比,威严中不失温润,古朴中不失现代,复古的雕花路灯立在樟树之间,镂空的院墙隐隐透出四周的景色。
    这是正在读高二的孙晨晨眼中的舒城中学。“我们学校很漂亮,既有古朴的南楼,又有现代的钢雕,总之很有特色”。
    “如果从上往下看的话,我们学校是一只鹰翱翔的造型,大门是头,继圣楼是它的翅膀,象征着学校的锐意进取,更是突出了校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恢弘气势。继圣楼恢弘地展开双翅,左边是两幢女生公寓静卧在环湖边,右边是湖水暂时停留的池塘,向前便是逸夫楼,紧邻逸夫楼左边的是行政楼,行政楼左边与篮球场隔河相望,篮球场西边是塑胶运动场、飞鹰操场,还有网球场,行政楼之前是一片水杉林。”
    “再前面是科学馆,两幢楼之间屹立着现代钢雕和两汪静静的水池,水池里很多不同颜色的锦鲤在睡莲之间游来游去”。有趣的是,很多学生都将这里的水池当作许愿池,在池底有很多被抛下的硬币在闪闪发光。
    据孙晨晨介绍,舒城中学科学馆之前是一片草坪点缀着三两的花树,历届校友捐赠的千奇百怪的石头散在草坪之上,在草坪正中间,一口青铜鼎独立于圆台上,四周环水,有圆盘幽径而入。草坪之前便是南楼,南楼之前便是仁风苑。
    “秋日的舒中自是妙不可言,更有丹桂飘香,一近桂园,那沁人心脾微微而来的花香就将你心中的褶皱缓缓抚平,超然的心境怕也不过如此吧。低头瞥见一旁静立的怪石假山,还有水中开势正浓的睡莲,实在美不胜收”。
    “古雅的仁风亭更是不能忽略,不远的枫林如一团燃烧的火焰在秋日绽放得如火如荼,更有依然挺拔的竹林在堤边静静地守候,石桥掩映在树丛中间、倒映在湖水中,小桥流水的诗意不言而喻。”这是孙晨晨对舒城中学秀丽风光的描写。
    “我最喜欢水杉道和仁风苑。水杉道两旁是整齐的两排水杉,很浪漫,有点像韩剧中的场景。很多同学都会早早地起床到那里去晨读,特别热闹”。而一到秋季便穿上金色外衣的水杉道,更是让孙晨晨流连忘返。
    仁风苑,内有仁风亭、饮虎池,池边草木盛,林间鸟自啼,又有古桥怪石、亭榭雅阁、竹林枫林。“仁风苑是为了纪念学校的首任校长王仁峰而建造的,是他一手创立了舒城中学,但是因为他比较谦虚,就没有用他的本命命名,同时也希望我们继承‘仁风’。”孙晨晨对仁风苑的来历颇为了解。
    据她介绍,王仁峰是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者,参加了同盟会,金陵举事前,为制弹药失左臂,人称“王一手”,后来致力于教育事业,在故乡舒城县创办舒城中学,为乡人所敬。王仁峰还写得一笔好字,其墨宝为乡人所珍藏,也是“安徽三大家”之一。
北枕天柱 南倚潜河
    相信当你走进潜山县野寨中学的时候,你不仅仅会感受到它北枕巍巍天柱、南倚悠悠潜河的绝美风光,更可以嗅到她与其他中学的与众不同。因为她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而建,自然风光与厚重的历史景观在那里相得益彰。
    “我们学校是为了纪念176师的抗日战亡将士建的。”当记者询问起很多学生是否知道野寨中学的缘来,大家对这段历史并没有遗忘。
    抗战军兴,国民革命军桂系第48军176师自1937年以来,历经第二次淞沪抗战,转战五省,历时六年,和日寇作战大小百余次,歼敌数千,当地留下了“要吃鬼子肉,除非176”的民谣。当然,伤亡也很惨重,自损“中级军官6员,下级军官89员,士兵3618名”。1943年9月,收集到985具遗骸,安葬在天柱山麓、潜河之滨的野人寨。为表彰抗日阵亡将士的爱国行为、永久纪念忠烈,培养烈士遗孤及地方优秀青年,皖、鄂官绅倡议建校护陵,校名景忠中学,取景仰忠烈之意。
    位于野寨中学的抗日阵亡将士墓于1998年被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士墓系国民革命军48军176师抗日阵亡将士墓葬,墓区曾有白崇禧将军题书的纪念塔(“文化大革命”中毁坏)。将士墓的附属建筑有忠烈祠、景忠厅、浩然亭等。忠烈祠原系景忠中学集会讲学之所在,1947年刘邓大军首次进野中,曾与师生在此联欢;景忠厅现已辟为学校心理咨询室;浩然亭木质结构,凝重端正。这些祠、厅、楼和阁,虽历经6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保存完好。
    “对我们来说,这些活的建筑带给我们的感动比历史书上写的来得大得多。我偶尔会来浩然亭看看书、背背单词,有时间觉得背不下去了,看看这座亭子、看看学校的环境,就会想到过去那些先辈流的血、洒的汗,我只是背背单词有什么好累的,有什么好坚持不下去的。”该校高三学生黄婉告诉记者。
    除去历史景观,野寨中学北依天柱、南临潜河,林泉清幽,朱楼画阁掩映于山谷翠微之间,风景如画。人称“风景佳绝处,岳麓清华园”,是不可多得的教书求学的理想场所。
    “把校园建在风景里,世间能有几家?” 野寨中学1965届的校友黄骏骑如是说。
    每所学校不论是历史景观还是自然景观,不论是传奇还是平凡的故事,都不会被历史所泯灭,它们会在每位学生心中流转,因为青春不老,历史长存。
    □本组稿件由实习生叶晓英、李媛,本报记者三水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