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村庄 摄影作品 回忆师范读书时
08版:春蚕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3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09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37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远去的村庄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阜南县第四小学 刘 敏 发布日期:2015-09-23 17:21:02

  其实老家并不远,只是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但每回一次,便觉村庄越来越陌生,再也不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子了。
  很多我熟悉的人在村里再也见不到了。邻居家的二女儿,从小和我一起割草的梅,18岁打工时命丧天津。她的父亲因自责郁郁寡欢,10年前患食道癌也死了。住在村口的槐柳大哥也不在了。小时候,他帮我家犁过地、扛过麦、扬过场。我半夜得急性脑炎时,他和我堂哥连夜把我抬到医院。西头的刘德知大叔也走二十多年了。一年夏天,我家晒在打谷场上的麦子,因突降暴雨眼看要被大雨冲走,是他和大婶子一起帮我家抢收,他要是活着的话,也就是七十多岁,可他早早地就离世了。还有比我母亲只大几岁的大爹、大娘、二爹、二娘也都早早地过世了,他们都埋在我们家的祖坟地里,站在村口一眼都能望着。
  有时回去,偶尔还能碰到小学同学。我小学的同桌嘎子,我在上初三时,他就去北京打工了,两年后带回一个白皙的北京姑娘,这一举动成了我们村当年的特大新闻,曾把村里的男女老少惊诧得目瞪口呆。如今曾经漂亮的北京姑娘也成了大婶。那天回家猝不及防地遇到她,她抱着刚满周岁的孙子,头发散乱,粗糙的脸上难寻当年的风采,很难想象,她曾为爱情疯狂过。
  村庄,它仿佛不是我生活了二十年的村庄了。沟、塘干涸,小溪断流。村前正中央赏桂家的那两棵粗壮的大柿树,不知什么时候消逝了。三人合围才能搂过来的大柿树下,曾洒下我们多少儿时的欢乐。那是迄今为止,我见过的最大的两棵柿树。那一树一树的红柿子至今还在我的眼前闪现。村西北的那片百年竹林,每当夕阳西下,成千上万只有名的没名的鸟儿们,叽叽喳喳地欢叫着、闹腾着,整个村庄被渲染得似乎都要沸腾起来。随着竹林的消失,鸟儿们也没有了踪影。我就读的小学,近年来由于生员很少,被合并到邻近的阎庙小学。2014年的春天,村小学被推倒,八层商品耧很快在原校址上拔地而起。尽管耧盖得很气魄,但一个没有朗朗书声的村庄,似乎让我感觉缺少点什么,甚至小时候走过无数次的小路也被改道了,我熟悉的一切都在慢慢地消失……
  前几年回老家,村东头的桥头上总坐着几个老人。最近两次回去一个都没见着,母亲说都老啦。上次端午节回去时,刘学引大哥见到我们,赶忙拿矿泉水硬往我们车上放,说是路上渴着喝,这次回去他也不在了,还不到两月,就这样再也见不到他了……
  我熟悉的那些面孔,喊我乳名的那些长辈们都不会再遇到了,他们的离去让村庄很寂静。
  在村里转了一圈,若大的村庄,零星地只见几个人。即使碰到一个年轻人,也是骑着摩托车飞一般地呼啸而过……
  我知道,老家离我越来越远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