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能否成为“全能达人” 论民族民间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06版:教育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3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09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37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论民族民间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天长市第一小学 陶虔茹 发布日期:2015-09-23 17:31:20

  当下,现代流行音乐越来越多地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及追捧,从而使得本土音乐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呈现出无人想学、无人可教,更无人欣赏的窘境。作为记录和反映民间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如何研究和传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在普通中小学生音乐教育中广泛推广、实施民族自身的音乐母语教育应该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一、教材选定上要多关注一些地方民间歌曲。新的教材对民族民间音乐并不是简单枯燥地进行讲解、分析,而是在充满情趣的集体或者个人的创作、表演、欣赏、交流等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如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少数的信息及音乐材料,并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活动,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对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也许是受上海地区的影响,现行很多地区的音乐教材中逐渐也加入了民族音乐内容,甚至还加入了具有本地音乐特色的乡土教材内容。利用本地区的民间音乐既充实了音乐教材,又可以使青少年很好地了解、继承、发扬民族传统音乐。并把爱国主义教育寓于音乐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
  二、不断提高音乐教师民族民间音乐知识面。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民间音乐各具异彩。从《吴越春秋》中关于黄帝时期《弹歌》的记载,到《诗经》中《国风》;从春秋时期的《楚辞》到汉代的“乐府”;从唐代的“曲子词”到宋代的《月子弯弯》;从元杂剧到明清的说唱艺术,直至近代的“学堂乐歌”等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年轻一代好好学习的。如果一个老师自己不喜爱这些民族民间音乐,不掌握这些民族民间音乐知识,又怎能感染他的学生呢?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主动涉猎民族音乐,丰富自己的民族音乐视野。我的家乡在江南鱼米之乡,江南丝竹最有资格代表江南汉族文化,它小、轻、细、雅,所用乐器简便易得,演奏形式灵活多变,人民群众喜爱,文人雅士钟情,可谓雅俗共赏。如《梅花三弄》(三六)、《熏风曲》(中花六板)等都是经典曲目。古人称“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说明了它的平和中正陶冶德行的特性。传承江南丝竹的音乐文化,只有教师装满“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学生才会在教师引导下产生对民族民间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中平等审视中西音乐文化。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仍以欧洲音乐体系为主,多年来形成的教学体制和观念,使得我国民族音乐在教育中处于从属地位。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我们一定要站在平等的角度去审视两者不同的音乐文化,从童谣、民歌小曲、地方戏剧等开始,特别是通过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学生比较喜爱的、经典的、有特性的民族音乐的学习活动、表演活动和民族乐器的介绍等活动,让学生从小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公平对待两种音乐文化,才能保护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也有利于保持民族音乐文化的整体性,对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