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三联学院本报学生记者 何 欢 潘 佳
阜阳师范学院本报学生记者 李书阅 鲍 燕
安徽农业大学本报学生记者 朱姣姣
安徽中医药大学本报学生记者 李 超 董 文
那一时,相约成长
“哈喽,我是你的辅导员高老师,当你收到这条短信时,赶紧做好来我办公室喝茶的准备!准备如下:崭新干净的录取通知书一张,存满学费的银行卡一张,信心满满的笑脸一张!详情咨询QQ群:XXXXXX。”开学前夕,安徽三联学院交通工程学院交通运输专业2015级的37名新生们接收到这样一条特别的信息,严肃中透露着调皮,还有那么一点儿“搞笑”。这真是辅导员发送的信息吗?怀着忐忑怀疑的心情加了QQ群,群里聊开了锅,群主正是发信息的高老师。
“老师,你这么调皮,全班同学都知道了,你家人知道吗?我都快要爱上你了”。新生陆雯雯是第一个加群的学生,高老师立刻将她设置为管理员,负责同学的添加验证,每位新生进群后都要一一解释班群的“官方性”。“哈哈,不要怀疑我的官方,不要质疑我的威严,只是等了你们两个月,我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有点小激动啦。”待班上37名同学一一进群后,神秘的高老师才浮出水面和新生们互动,“不过你们不能太激动,喝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确保‘见面礼’的完好无损哦。”高老师用这种风趣方式很快走进了每位新生的心里。
这一瞬,融入集体
很多曾经说要转专业的学长、学姐们最终还是放弃了打算,只因为舍不得那一间房、那几个人。有一个神奇的地方,把来自五湖四海原本陌生的我们汇聚在一起,相互交融成就大大的温暖,这就是我们的小小寝室,一起生活四年的家。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级中药学专业学生雅倩说,与这些可爱的室友们相识,她感到无比幸运,过去一年嬉笑相伴的日子让她深信,以后未知的时光里,她们将依然拥有着可以预测的情谊。
这一眼,爱上学校
大学校门是每一位学子大学生活开始和结束的地方,包含着大学生活最深的记忆。安徽农业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严颜敏的大学初体验便是从校门开始的,因为家住在合肥市,她提前两天到了学校。“我是从学校南门进去的,南门的建筑风格是很古朴的,是我喜欢的风格,当时就想以后要经常来这边散步”。中午,严颜敏和爸妈一起去学校小西门吃饭,“小西门好吃的特别多,我爸说我的大学生活有的吃了。看着丰富多彩的店面、应有尽有的服务,我当时都不敢想象这是大学。因为我同学的学校都在几环以外的大学城,很偏僻,自豪感油然而生,瞬间爱上这里”。位于市中心的安徽农业大学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给严颜敏的大学生活增光了不少,也让她的父母心安不少。
精致的图书馆是阜阳师范学院的“首席代表”,雨薇是阜阳师范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要说一见钟情,那就是学校的逸夫图书馆。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对青春文艺电影很痴迷,所以上大学最向往的就是在图书馆经历一段故事”。报到一结束,雨薇便到了逸夫图书馆。一楼的自习室里坐满了勤学苦读的莘莘学子,十分宁静,典雅温暖,还有人会泡上一杯热茶,书香与茶香一同氤氲在她的鼻息间。雨薇说:“我很喜欢这个书香四溢的地方,以后自己也会是自习室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