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任海龙的生命延续 开学“第一课” 团亳州市委扶持青年创业“三步走” 本报两篇稿件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2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09月10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29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少年任海龙的生命延续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张仲磊 发布日期:2015-09-10 09:27:04

    任海龙四岁时就被确诊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慢慢地失去了行动能力。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任海龙顽强地和病魔斗争了十年。不久前,他主动提出,要无偿捐献眼角膜和遗体,并将爱心人士给他的捐款转捐给省红十字会,他希望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对他的帮助。
  “我知道我的病治不好了,不想让家里再为我花那么多钱了,我要把我的眼角膜捐出来,感谢这些年社会各界对我的关爱,别人用我的眼角膜看世界,也是我生命的延续。”14岁的任海龙说这话时有着与其年龄不符的成熟和乐观。
  任海龙的家在舒城县桃溪镇红光村。小时候,他的行动就不利索,爸爸曾带着他四处求医,诊断结果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夫妻俩看着儿子天真无邪的小脸,选择了隐瞒。他们告诉任海龙,每天喝一些中药,再按摩按摩,等到读初中时,病就会好了。
  任海龙11岁那年,美丽的谎言破碎了。由于爸妈要工作,任海龙只能和双目失明的奶奶呆在家里,在家时,他喜欢看各种各样的图书,并通过看电视新闻来了解外面的世界。一次,他从电视上了解到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严重后果。妈妈回家后,他问妈妈电视上说的是不是真的,妈妈当时眼泪就下来了。任海龙意识到了自己病情的严重……懂事的他和爸妈说不要再浪费钱去治疗了。随后的两年间,任海龙一直“蜗居”在家。
  “要是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好了。”任海龙无意中说了这个话,在全国掀起了一场“为海龙圆梦”的公益活动。
  去年,省红十字眼角膜库主任屈志国到舒城县,为任海龙办理了遗体、眼角膜捐献申请。当他得知任海龙的心愿后,就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这个消息,不到三天时间,我省、江苏省、天津市、上海市的志愿者被任海龙的事迹深深感动了,纷纷行动起来,圆任海龙的心愿梦。
  “每年我省捐献遗体、眼角膜的人不过几十例。这孩子太伟大了,我觉得有责任也有义务让他的事迹被社会知晓,大家都来帮助他”。屈志国告诉记者,任海龙是通过媒体了解到无偿捐献眼角膜的,2012年,他就萌生了这一想法,但妈妈不同意。“他对妈妈说,别人用他的眼角膜看世界,也是生命的延续。他的奶奶双目失明,任海龙说他特别理解奶奶看不见的痛苦”。一年后,任海龙的妈妈勉强同意。没想到,任海龙很快又丢出一个自称考虑已久的“重磅炸弹”:“我还想捐献遗体,用于科研。”“任海龙说,他想通过捐献眼角膜和遗体来为社会作些贡献,人死了之后烧成一把灰还不如捐献出来”。
  2014年2月,在遗体、眼角膜捐献申请登记表上,任海龙用颤动的手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我希望有一天我走了,受捐者能到我家,看看爸爸、妈妈。”他说。
  任海龙的事迹感动了全中国。为帮助他实现心愿,我省合肥市、江苏省苏州市、天津市和上海市的志愿者们展开了一场“爱心接力”活动。在上海市,任海龙从东方明珠到外滩再到同济大学,尽管虚弱的身体不能支撑他走遍大街小巷,但他却表示“自己增长了很多见识,了解到了海纳百川的真谛”。在江苏省苏州市,他去了游乐场,坐了摩天轮,第一次在那么高的地方观赏城市。在天津市,天津财经大学学生志愿者们为任海龙的天津之行周密部署,纪念馆、天津之眼、天津博物馆、五大道风光街区、南开中学等令任海龙流连忘返。
  任海龙所到之处,得到了众多好心人士的帮忙。“他知道自己身体恢复的可能性不大,回到家乡后,他已经将好心人士的捐款委托我转交给省红十字会,定向用于帮助眼角膜(器官)捐献志愿者特困家庭,并将这份爱传播的更远。”屈志国说到这,眼眶里闪着泪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