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之信念
12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2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09月09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28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师道之信念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5-09-09 17:03:39

师道之信念
关键词:信念

  信念是意志行为的基础,没有信念人们就不会有意志。信念是庄重的,它是师道之源,是教师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精神动力;信念是有生命力的,它愉悦身心,唤醒梦想,让平凡的教书育人过程充满美好的诗意。其实,信念是一种希望,如果你有坚定的信念,你就能够创造奇迹。

  “艰苦的环境阻挡不了我火热的教育情怀,与学生一起欢乐笑谈,带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和学生分享成长中的点滴,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我年轻的生命中刻下深深的印记。”
  ——宁国中学高级教师  蔡  虹

蔡虹:淡定从教是一生坚守的信念

□本报记者  韦玉柏
  每位教师都是一盏茗茶,随着时间浸润,氤氲成美丽的雾霭。
  静静回想一下我们初走青春路,是否有跟随过某位教师的脚步、憧憬过某位教师的身影?你不经意地在他/她的身边,被染上一袭芬芳,从而朝着人生的远处的精彩坚定地走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教师的伟大已经超出了“教”与“学”的简单传播,而是引领着学生、历练着自我去走向开拓与完善,蔡虹就是其中一位。
寻梦的坚守与成长
  披上教师光环伊始,一个小小的梦的种子就扎根在心尖之上。粉尘飞扬的讲台到夜阑人静的书桌,都是这颗种子成长的土壤。从教28年至今,蔡虹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教育梦想。
  从1987年起,蔡虹就投身于宁国市的乡镇教育。学校地处偏远乡村,师资条件异常简陋,在那里起步,一年的时间,让她知道了教育原初的意义与价值。随后因工作出色,调至临近县城的学校。在此期间,教学水平日渐成熟,所带的班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她多次获“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等;多篇论文获奖、发表;多次在省级、市级优质课大奖赛中获奖。
  人生总是充满戏剧性变化,本在普通教育中扎根且渐趋枝繁叶茂,宁国市职业教育的需要让蔡虹迎来了新的人生起点。职业高中的课程完全不同,礼仪培训的内容全新接触,面对陌生的挑战,她并没有忐忑,而是很快适应了新的教学内容,并成为个中高手。“职业教育的几年让我的气质、修养有了全新的变化,这是人生的一种恩赐。”蔡虹直言。
  2003年,蔡虹进入宁国中学,担任语文教学和校长办公室,以及工会主席工作至今,教学和行政工作成绩斐然,一批批学生走入高等学府,办公室辅助与管理职能稳中有新。梦想与信念是人生的指路明灯,寻梦多年的的蔡虹在培育自己梦想之花的同时,也在学生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贤希圣,士希贤”无怨无悔的教育寻梦之旅,成就了此时夺目的光华。
援教是另一种光华。
  2013年6月初,经过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层层选拔和省、市、国家侨务办公室的审核,蔡虹被派往菲律宾担任为期一年的华语教学督导。经过短暂而紧张的培训,她被分至马尼拉市百阁公民学校担任华语教学督导。这是蔡虹教育生涯中又一次全新的挑战与机遇。
  华语教学督导肩负的使命是指导外派教师、志愿者教师和本地华语教师如何上好华语课,让教师们了解华文教育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教育功能外,还负有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使命,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保持华侨华人的民族特性。蔡虹克服了生活和工作上的重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意义重大的工作中。她尽心尽力指导教师、进入课堂亲身示教、走近学生和蔼交流、开设沙龙创造氛围。她以华语教学督导身份开展了《提升教师素养 适应教育新形势》的华语教学讲座,点明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是菲律宾华语教学目前亟待探究的问题,指出菲律宾华文教育的春天就要到来,同时希望所有华文教师都能够“多读书,勤反思,善交流,会电脑,有激情”,不断修炼“内功”,完善自我。
  正如省年度教育人物颁奖词中所说:“远渡重洋,为炎黄子孙送去千年文化;漂洋过海,给中华儿女带来祖国的牵挂。南海无边,你却架起了一座桥梁。”蔡虹的援教之行,让她的教育教学走出国门,完善了更深层次的内涵,为生命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亮色。
  “真正最美的女人,都是那些情怀柔软、善解人意的人。也就是说,真正的美丽,它与情怀相关,与教养相关”。教养不一定需要学富五车,它是一种通透的悟性,在举手投足之间,会让人觉得有一种温婉如水的气质。微笑的蔡虹从内到外散发的美丽气质,正源于此。

 

  “在职业学校任教,老师的名声是学生给的;没有好的毕业生,当老师的就没什么好吹嘘的。”
——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  孙五一

孙五一:为职业教育撑起一片天空

□本报记者  程榕娟
  9月8日,在北京市举办的2015年全国“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颁奖大会上,我省教师孙五一甫一出现,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数十位聚集在电视机前的学生立马欢腾起来,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在他们心中,孙老师是职业教育当之无愧的翘楚。30年来,他从化学教师成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再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师傅”,再到马鞍山市首席技师,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的汽修专业已成为省示范建设专业,成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该专业的“领头羊”,成为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响当当的“拳头”和品牌专业。
十年磨一剑    锐意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说起孙五一的转变,一直是该校学生学习的榜样。1995年,随着学校办学方向的不断调整,化工专业逐渐萎缩,汽车修理专业悄然兴起,已经教了10年化学的孙五一毅然改行自学起汽车修理。同年底,学校办起了晨星汽车修理厂,任命他担任厂长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的理论教学。为了学到真本事,他当起了“编外徒弟”,连续10年,坚持每半年全勤在汽车修理厂里干上半个月,将机修、喷漆、电工、钣金干了个遍。期间,他先后取得了中级焊工、高级汽车修理工、高级汽车修理质检员等技能等级证书。
  10年的车间磨练,让孙五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始变得得心应手,总能敏锐地观察到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地进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先带着学生学习理论,一个章节结束后再带着学生到实训车间去见习,通过实践验证理论。孙五一觉得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太差,于是,他尝试着把厚厚一本理论课教材打乱,把全部知识点融入到一辆汽车中,让学生围着一辆车,边解决实际问题,边学习理论,把垂直式的教学变成平面式的教学,这种“主题式单元”教学方法,以“嵌入”的方式引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突破了学科知识框架,将知识与技能以汽车技术为主线进行整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同时,孙五一还摸索出一套“班组生产式”的实训课教学方式,把所有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在实训中扮演主修、电工、钣金等不同角色,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操作规范和技能。一个任务完成后,角色互换。当小组所有成员扮演完所有的角色,一整套汽车维修的技术就像过电影般深刻牢记在学生的心中,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起来。
  沈开明,现任马鞍山市奔驰4S店机电班组长,曾在孙五一麾下学习过三年。在他的印象中,孙老师的课堂上总是很活跃,大家都很喜欢他的课。“他的课是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展现的,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非常适合我们这些企业一线的学生。”如今,走上工作岗位,当自己在汽车维修企业中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故障时,依旧会经常向孙老师请教。
三十载如一日    奔走一线教会学生实战
  学校整车养护车间里有一间八平方米的小房子,里面只有一桌、一椅、一台电脑和满地的汽车零配件、各种工具,这间陋室是孙五一的工作室、研究室和休息室。9月初,记者在这间小房子里见到了孙五一,然而,两个小时的交流中数次被来寻求帮助的学生、教师、车主打断。
  原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虽然是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拳头”专业,在我省也是力量最强的专业之一,但仍然面临着师资紧缺的困扰,孙五一只能承担起最多的工作量——既担任专业课的理论和实训教学,又管理着几个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室,还兼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部部长,同时承担着学校专业发展、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的辅导和帮扶青年教师的重任。所以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工作狂,不是在工作室,就是在去工作室的路上。
  在他看来,若使“做中学,做中教”不只是一句口号,专业教师必须要下车间,如果专业教师没有经过实践的磨练,可能会在课堂上使用课本上抄的荒唐案例,其设计的课就算是再贴近所谓的“先进”理念,都没有生命力。正是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孙五一将课堂搬进车间,始终与学生一起在车间忙碌。
  爱一行钻一行。孙五一凭着对职业教育事业的热爱,打造出一片广阔的天地,成为行业内的标兵人物。2008年,被马鞍山市委、市政府授予第一届马鞍山市首席技师称号,是当时评选出的九个首席技师中唯一来自教育系统的技师;2011年,他再次成功入选首席技师。2009年,教育部授予他“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12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荣誉面前,孙五一笑言:“在职业学校任教,教师的名声是学生给的;没有好的毕业生,当教师的就没什么好吹嘘的。”并告诫学生不要把他当教师,而是要把他看成师傅,这样才能更快地适应工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