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才相思 卧龙山庄风景独好 作品 上山砍茅草的童年
08版:风华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2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08月2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21期  下一期
上山砍茅草的童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秀芝 发布日期:2015-08-21 17:21:40

    茅草,在我的家乡极其常见。每到秋天,山脚下,山腰中,山顶上,到处都是成了熟,发了黄的茅草,它们在秋风中站成一道道刚软并兼的风景线,等待着人们去砍运回去。
    砍茅草之前,先要将长有茅草的山给分掉。十里八乡的村长们会选定一个日子,聚在一起抓阄“分山”,之后,村长们会各自回到村里子,再组织一次由全体村民参加的抓阄大赛,开始分茅草。
    各家领回茅草地后,接下来的便是挥刀霍霍向茅草,对成年人来说,砍茅草是一件很辛苦的体力活,但对我们孩子来说,却是一件特别好玩有趣的事,如同遇见一件盛大的节日——学校也会专门放假几天,以让我们都上山去帮大人的忙。
    上山的当天,家家户户在吃过早饭后,都会全家出动,带上弯刀、绳子、水壶、茶杯、饭盒,浩浩荡荡地向山上进发。那上百人的阵势,如同一支豪迈的部队。
    到茅草地后,大人们忙着干活,而我们则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砍不了一会,就会到处乱跑,山上到处都是野果、毛栗、核桃,随手摘下吃进一颗,真是又鲜甜又解渴。
    孩子们还喜欢去捅马蜂窝,即便因此被马蜂叮咬出一个大包,也绝不服怂,哭出声来,而是随手抓起一把湿泥巴,吐一口口水进去,捻烂后,朝伤口上一摸,立刻便会感觉到凉丝丝的,痛疼感很快就能消去。
    意想不到的惊喜,常常会不期而遇,如砍着砍着,便会“扑通”一声惊飞起一只在茅草丛中做窝的野鸡,虽然野鸡没抓到,但低头仔细一看,嚯,窝里有好多个野鸡蛋,带回去做汤,美味至极。
    最期待还是能碰见野兔,受到惊扰的兔子会拼命地满山跑,可是满山都是砍茅草的人,无论它跑向何处都会遭到阻截。更何况,后面还有一直追撵它的我们,最后跑到没力气的野兔,只好被擒。
    乡村里的人都是最淳朴的,无论最终是哪家擒住了兔子,都会在兔肉烧熟时,邀请我们这些追撵过兔子的孩子们,去他家吃饭,品尝一下兔肉。我就曾被邀请去吃过好几回兔肉,那是真正的野味,好吃得永生难忘。
    临近中午,山上便会多出一口口“土灶”来,人们或是就着山坡挖一个朝里的斜洞,再在斜洞的顶部开出小洞来,或是找来几块石头,围成一个土灶,架上几根刚折断下来的竹枝,然后将盛有饭的饭盒和瓷缸放在竹枝上,点火烤烧便是。
    随后,满山都会升起一缕缕炊烟,壮观无比。饭菜热好后,茅草地左右相邻的各家孩子会彼此交换着菜吃——你夹我碗里一片土豆,我夹你碗中一条咸鱼……都说隔壁家的菜香,真是一点不假呀。而且每种饭菜里都有一种竹叶的清香,一股大自然原生态的味道。
    吃过饭后,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喝水,但水壶里的水早已见了底,“去打点水来。”大人们一声吩咐,我们会积极地拿起水壶、茶杯等盛水工具,到山脚或山腰处去找泉眼,山里的泉水很甜,甘冽无比,灌满后再负责将其烧开,送到父母们的身边,这也是我们为大人们干的最实在的一件事了。
    直到茅草被全部砍倒、挑运回去后,我们才真正与大山告别,但又期待着来年砍茅草时节的到来。
    现在想来,故乡长满茅草的大山,其实是一本大书,一本百科全书,有着广博深奥的学问,它就那样静静地站候在那里,等待着顽皮的我们去翻阅,吮吸和吸收。同时,它又是一个天然的游乐场,是一个不收门票的动物园、植物园,让我的童年因此而变得无限好玩,有味。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