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濉溪县委帮扶青年创业成常态 图片新闻 蜀山区“好人”子女夏令营开营 团淮上区委:让留守儿童参加城市体验活动 信念之光
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2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08月2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21期  下一期
团濉溪县委帮扶青年创业成常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张仲磊 发布日期:2015-08-21 17:37:36

  本报讯  说起李扬,濉溪县无人不知。他创办的安徽神华肉制品有限公司,如今可与“双汇”、“雨润”一较高下。在当地,向他学习请教的人不少,王彬就是其中一个。“我是个大学生村官,很想去学习,可是没有机会”。7月底,李扬和王彬进行了结对,帮助他创业。
  “这是我们启动的扶持创业青年的‘老带新’活动”。8月9日,团县委工作人员王婷婷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服务青年就业、创业,传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团县委开展了青年创业“老带新”活动,组织部分返乡创业大学生赴县青年创业者协会会长企业实地参观,由协会会长、副会长与创业青年进行结对帮扶。
  “团县委带着我们实地了解各个企业经营模式、管理办法、销售渠道等,通过走访对比,给我们返乡大学生创业树立了学习目标。在与会长的座谈会上,团县委书记丁晓丽还帮我们和会长企业成功结成‘对子’,并建立‘一帮一’的互助机制,帮青年创业者减轻创业风险和经济负担。”王彬高兴地说。
  去年3月,王彬在担任刘桥镇王堰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时和其他三名村官一起创办了刘桥镇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在创业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当时既没门路也没经验”。当他们处于迷茫时,在基层走访的丁晓丽得知了情况,她集中濉溪县里和王彬有类似经历的青年创业者进行交流座谈,同时帮助他们报名参加省返乡大学生创业培训。该县百善镇“巴马香猪”养殖户陈新也有同感,今年初,他打算扩大养殖规模,但资金短缺,团县委得知后,为他协调解决了25万元青年创业小额贴息贷款,帮他解了燃眉之急。
  “为创业青年服务,我们义不容辞”。王婷婷说,去年该县为创业青年争取小额贷款924.35万元,扶持181名青年创业。今年到目前为止,争取到小额贷款652万元,扶持156名农村青年创业。“截至目前,我们已有8名大学生和337名农村青年在我们的帮扶下走上了创业之路”。
  接下来,团县委将进一步通过调研走访,及时掌握基层青年创业真实情况,摸清创业青年需求,为切实服务青年创业夯实基础。积极选树创业青年典型,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营造全社会支持创业、鼓励创业、崇尚创业的良好氛围。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