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圆梦大学 特困生八年捐出1.5万多元助困
03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2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08月2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21期  下一期
特困生八年捐出1.5万多元助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谢婷婷 发布日期:2015-08-21 17:30:45

  今年28岁的齐亚军是去年从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选择留校工作。这位着装朴素、待人热情的小伙子在校八年先后捐资1.5万多元帮助贫困学子,而鲜为人知的是他也出生寒门。
  齐亚军出生在宿松县一个贫困闭塞的小山村。家里还有三个姐姐,父母身体不好,常年在家务农维持生计。为了将家里唯一的深造机会留给弟弟,姐姐们像约好了似的,初中毕业后纷纷外出打工。在齐亚军的记忆里,他的中学时代除了对姐姐们的愧疚和感恩,更多的记忆与咸菜有关。“那时候在县城住校,我每周从家里带上足够的咸豆角或者豆腐乳,一周最多只从食堂打一次新鲜的蔬菜”。中学时代,齐亚军一直是学校里品学兼优的特困生。家庭条件的艰苦并没有影响到齐亚军的学习,相反令他更加刻苦努力。
  2006年高考,齐亚军如愿考进安徽中医药大学,既离家不太远又能学医以后照料父母和家人的身体。可是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这个家庭犯难了。学费和初期的生活费至少需要7000元左右,这对于原本拮据的家庭无疑雪上加霜。父母亲开始四处筹借学费,懂事的齐亚飞一放假就前往广东省制衣厂当起了保安。“那段时间的感受跟现在很多的贫困大学新生应该是类似的,大学是个什么样都不敢去想,生怕自己与象牙塔失之交臂”。所幸在教师和同学的介绍下,他得知了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那时农村的信息真的很封闭,对很多利好政策几乎一无所知”。
  面对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齐亚军格外珍惜,进入大学后丝毫没有放松,不仅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还积极参加学校华佗爱心社参与志愿服务。在教师和同学们的印象中,他省吃俭用,每次回家带回好几瓶咸菜,一个月的生活费控制在240元。为了赚取生活费,他发过传单、端过盘子,最多的时候做三份家教。本科四年,他每学年的综合测评成绩都是年级第一。在辅导员评定奖助学金时,原本既可以领取校级一等奖学金又是国家奖助学金的不二人选,可齐亚飞却做出了一个令辅导员意外的决定:放弃校级奖学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觉得给予我的太多了,而困难的学生还有很多,我实在不好意思领太多”。
  本科四年,齐亚军只领取了三次国家励志奖学金和一次国家奖学金,并坚持从一次5000元的国家励志奖学金中拿出2000元、一次8000元的国家奖学金中拿出3000元资助其他的贫困学生,有同专业的同学,有同校的校友,甚至有外校的小伙伴。“当时确实没有想到他会这么做,而且一直坚持。我曾劝他全额领取奖助学金,贴补自己的生活,可是他说别人比他更需要的时候我就沉默并支持了。”辅导员巩海龙告诉记者。之后留校读研究生,齐亚军仍旧坚持将自己的奖助学金和兼职所得拿出来帮助身边遇到的贫困生。“其实不是有多伟大了,有的时候自己钱包里明明没有多少钱,可是听说有校友得了白血病,就会情不自禁地掏空钱包去帮忙,而顾不得待会儿晚饭在哪里”。
  作为特困学生,齐亚军特别能理解贫困学生学习的艰辛与不易。在校八年,他先后拿出1.5万多元奖学金资助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贫困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齐亚军意识到这些小伙伴和当初的自己一样敏感、自卑。“所以有的时候是不方便直接用钱或者物质去帮扶的”。细心的齐亚军开始转变自己的公益理念,用更加委婉的方式,或者更加广泛的公益形式来献爱心。采访中,齐亚军提到了自己最铁的一位学弟,父母都患重病,家里很困难,可是却不愿意接受别人的资助。在校期间,齐亚军就经常请他在食堂吃饭。“虽然花不了多少钱,可是日积月累能帮他节省不少开支”。
  去年研究生毕业,齐亚军毫不犹豫地选择留校工作,因为在他看来,终于有了一个很好的感恩母校、感恩师生的机会。所以,平时无论多忙,只要同事、学生有任何需要帮助的事情,齐亚军总是热心帮助。不仅如此,在合肥市蜀山区琥珀、竹荫里、家家景园等社区留守流动儿童之家里,齐亚军和他负责的华佗爱心社志愿者们多年来一直坚持为没有父母辅导的孩子们进行义务家教,和孩子们交朋友;为社区里的老人免费义诊、针灸。他说:“这群孩子和当年的我一样,渴望得到帮助。今天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希望他们可以更加自信、更加乐观、更加坚强。”

齐亚军(中)和留守儿童们在一起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