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九类社会实践团队“百花争鸣” 安师大学生赴成都参加中俄青年论坛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让文明成为习惯 让书香浓郁校园 皖西学院举行首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袁国平
02版:校园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2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08月2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21期  下一期
袁国平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5-08-21 17:25:52

  袁国平(1906~1941)。湖南省邵东县人。1925年入党。袁国平出身于一个贫苦的手艺人家庭。1922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0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学习。此后,袁国平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中央革命根据地五次反“围剿”作战和红军长征。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历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政治部主任、西北红军大学政治委员等职,为红军培养了大批干部。
  全国抗战爆发后,1937年8月,袁国平任中共陇东特委书记兼八路军驻陇办事处主任。在陇东地区大力宣传中共的团结抗日主张,并亲自赴国民党军营地宣传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使陇东地区的抗日统战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1938年3月,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4月,他带领五十多名干部从延安到达皖南岩寺新四军军部。新四军是由几十支红军游击队组建而成的,过去几乎没有政治机构,全部政治工作需从头做起。他到任后,对部队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对新四军的政治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建立健全了政治工作制度,规定团以上有政治机关,设党代表或政委、连设指导员、班排设政治战士;政工干部的配备,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从而使新四军政治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他深入到南京、江宁、镇江、丹阳、芜湖一带敌后战场视察,到部队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在当时“亡国论”盛行的形势下,他深信“中国抗战前途很好,最后定可战胜日本”。他还协助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组织部队向苏南、皖中、皖东敌后挺进,开展大江南北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团结各阶层爱国人士共同抗日。
  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九千多人在奉命北移时遭到国民党顽固派重兵包围。军长叶挺被敌人扣押,副军长项英突围中被叛徒杀害。在万分危急之际,袁国平挺身而出,指挥被打散的一部分部队继续突围北撤。激战中,他身中数弹,为了不拖累部队突围,举枪自尽,实现了“如果有100发子弹,要用99发射向敌人,最后一发留给自己,决不做俘虏”的诺言。
       □钱海峰撰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