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暑期的一天,清华大学校园内,副校长谢维和正在给来自安徽省合肥市的教育家培养团队召开讲座,互动环节时有学员向其发问:“假如您是教育部部长,您想对我们一线的教师说些什么?”几秒钟后,谢维和说:“虽然我不是教育部部长,但是,我对一线教师有自己的期望,我希望一线教师应该多去田间地头,看看农民是怎么种庄稼的,这样你才会知道什么样的种子需要什么样的泥土。我们的学生其实就如同一颗颗种子,大豆和水稻需要的生长环境肯定不一样,他们对泥土的需求也不一样。我们当教师的,如果能把自己化作适合每一个学生茁壮成长的泥土,那就是好教师。”
一席话说到教师们的心坎,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合肥市乐农新村小学教师权聪良更是频频点头认可,“当了27的教师,回想自己这一路走来,何尝不是像农民种庄稼般费心,不停地松土、浇水、除虫……只为让学生们成长得更好”。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到底是什么关系?也许无法找到标准答案,因为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每一处都不能黑暗,每一刻都不能清冷……如果可以,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契合成一对情投意合的恋人。 ——权聪良
家校合一
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环境
8月5日晚上,权聪良的家里很热闹,大人、小孩围坐一桌,看似平常的一场家宴,却在推杯换盏间偶尔蹦出“权老师”、“学生”这类称呼。是的,围坐在权聪良身边都是她所带班的学生和家长,甚至还有毕业两年多的学生和家长,大家都是暑假回来看望权老师的,大家坐在一起聊孩子、聊电影、聊家长里短,犹如和睦的一家人。
而将他们召集在一起的是彼此手机上那个名为“快乐成长”的QQ群。权聪良说,班里总共56个学生,学生家长一个不落地都加入到这个群中,目前已有120人,大家在这里共同记录和见证学生的成长。“我每天除了睡觉,其余时间都会抱着手机,学生们放假在家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关注中。”权聪良说,在学生一年级入学时,她就要求每位学生家长拟出孩子在家的作息计划表,并将每天的执行情况第一时间拍下图片或者录下声音上传至QQ群里,看到表现不错的,权聪良会适时发送一个小红花的表情符号加以表扬。
在权聪良的手机中,记者也看到了当天的交流记录,早上7时,学生陈雨晴的妈妈上传了第一条语音,是陈雨晴起床后晨读的一小段录音。随后,陆续有家长上传了孩子在家的生活情况,有爱心早餐,有晨练的,还有做家务的,家长们一边分享,一边互相鼓励,截至到下午5时,群里就有一百多条交流记录。
“现在假期还稍微少了一点,平常交流更多。在校期间,我会及时把学生在校的表现拍下来、录下来发到群里给家长看。在家时,家长会把孩子的点滴生活发给我看,大家的共同目标就是让孩子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只有这样的成长才是快乐成长”。权聪良说,正是这种共同的愿景,让家长与老师都处成好朋友,用学生王秋石的爸爸的一句话说,这个班级是一个“快乐和谐的共同体”。大人间的信任和友谊,也在这个幸福的大平台上潜移默化着,变得更加团结、友善。
在权聪良看来,发挥家长的作用,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外围环境,好比农民为庄稼松土、施肥,因为和家长处成好朋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好学生。如今,二(6)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养成了按计划学习的好习惯,彼此间互帮互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共同体”。
“学生都是吵吵闹闹、叽叽喳喳的,这无关耐心,而是教育本来就如此,犹如种庄稼时,有虫子了就除虫,干旱了就得浇水。”
——权聪良
寻求方法
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
在很多人眼里,班主任是一项苦差事,每天被各种琐事缠身,但权聪良总是乐此不疲地愿意当班主任,因为只有一直当班主任,自己才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接触到学生。“我从来不觉得学生吵闹,相反往往是人还没到校,QQ群、微信群都已经滴滴响不停,一天的工作就算开始了。”说这话时,权聪良一脸的虔诚和严肃。当听到记者夸赞有耐心时,权聪良摇了摇头,“我不认为这是耐心问题,因为教育本来就如此,学生都是吵吵闹闹、叽叽喳喳的,教师就应该去处理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成长,犹如种庄稼时,有虫子了就除虫,干旱了就得浇水”。
从教27年,为了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成长,权聪良破费心思,总在细节中寻求适合学生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如凡是她带过的学生,语文书扉页都会写有“方法引路”四个字,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一要义,权聪良会不厌其烦地跟学生说各种可以佐证的小故事,没有遇到合适的故事,就会绞尽脑汁自己去编各种小故事。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总是最有效的。
在权聪良的班上,信心教育总是为人称道。她把学生们的阳光心态看得比成绩更重要,为此,她允许学生考零分,但决不允许学生自卑,她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自信、阳光。朱庆龙是该班的后进生,每每上语文课喊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他总喜欢用书遮着脸,惶恐不安,权聪良发现后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和他约定:只要朱庆龙不举手,教师便不要求他起来回答问题。这让朱庆龙感到如释重负,但权聪良并没有放弃他,反而经常会提一些简单的问题,用眼神鼓励他勇敢一点。渐渐的,朱庆龙放下不安,甚至会主动举手要求回答,这时,权聪良总会大声地表扬他。从害怕到放松再到主动举手,看到朱庆龙一点点的改变,权聪良打心眼感到高兴,“其实,教师只要足够细心、善于观察,寻找到一个支点,就可以张扬学生们的自信”。
采访时,权聪良三年前教过的一批学生恰好来看望她,正值青春期的他们此行是为了向昔日的恩师倾诉近日的苦恼,在权聪良面前,他们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小秘密。“我们之间不光是师生,更是朋友,小学六年,权老师陪伴着我们成长,遇到问题会第一时间找她帮忙”。听闻学生的表白,权聪良满含笑意地摸了摸他的头。

权聪良和学生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