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含量高 孵化成果多 团安庆市委为乡村实践大学生点赞 安徽师范大学将艺术送进军营 观看儿童剧 缅怀小英雄 抗日英烈张云逸
02版:校园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1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08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17期  下一期
团安庆市委为乡村实践大学生点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何旭东 本报记者 谢婷婷 发布日期:2015-08-10 15:23:52

  本报讯  “有这么一群90后,顶着烈日,挥洒着汗水,踏上街头,深入乡村,展开丰富多彩的调研活动,学习,生活,感悟,踏上了一条属于他们的青春之路。这个暑假,注定不平凡”。近日,团安庆市委利用微博、微信等为走进该市农村参与社会实践的90后大学生点赞,称大学生们“活出精彩”。
  “伯伯,您好,我们是安庆师范学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请问,您家现在有困难需要帮助吗?”志愿者用地道的太湖方言和村民沟通。近期,该校的陈志超博士带领13名志愿者进入深山,针对致贫原因、帮扶措施、政府建议等做了针对性的专项调查。在太湖县西冲村,志愿者进入毛屋组等10个村民组,在掌握了大量山林资源的基础上,积极为西冲村的未来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与建议。“我们深入基层进行扶贫调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丰富专业知识、增强综合素质,也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志愿者王燕表示。
  安徽师范大学“梦·青春”暑期支教团队开学典礼在太湖县北中镇举行。志愿者代表汪清携全体志愿者集体宣誓,一定会用爱导航,一路坚守,并在感恩教育主题班会上开篇谈到孟郊的《游子吟》,教导学生以孝为先。
  滁州学院“红色教育进社区”实践小分队在龙狮桥幼儿园向幼儿讲述了红色革命的历史故事;走进市革命文物陈列馆学习红色教科书。
  在怀宁县腊树镇,安徽工程大学星火义务支教社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留守儿童的生活,谈心,互动,辅导,为他们送去一份浓浓的情谊。
  “这群大学生们不怕苦、不怕累,顶着高温酷暑走进农村开展实践活动的精神很可贵,给农村带去了新视野、新思路、新气象、新文化,我们不仅要给他们点赞,还鼓励和欢迎更多的大学生走进安庆市、了解安庆市、改变安庆市。”团市委工作人员表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