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首次网上招生 考生可报三所学校 图片新闻 省教育厅文凭验证工作再获国家级表彰 全省各地严厉查处违规补课行为 浅谈幼儿快乐识字
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1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07月29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14期  下一期
全省各地严厉查处违规补课行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韦玉柏 程榕娟 发布日期:2015-07-29 17:41:53

  本报讯  暑假过半,中小学违规补课已然到了高发期。在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通知》的“禁补令”后,各地学校集体补课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记者在一些地方调查仍然发现,“各种衔接班”、“在职教师变身补习班教师”、“民办机构在公办学校办班”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针对这些公然违规补课的行为,群众反映强烈,各地都开展了专项督查和处理。
  利辛县教育局针对该县第二中学两位教师在其家中补课,两名学生不慎从三楼走廊掉下摔伤一事给予了严厉查处:对第二中学校长作出停职检查、配合调查的决定;要求两名教师积极配合调查,对受伤学生进行康复治疗,视治疗情况再作进一步的处理。
  六安市教育局督查组针对第六中学、光华厂技工学校、实验中学等校内社会培训机构办班的违规行为,要求这些学校立即停止补课,清退社会培训机构,清退公办教师,并通知公办教师所在学校领导督查处理。为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该市教育局还将持续进行明察暗访,并对暗访情况及时通报,对在职教师是否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将作为年度考核、职务评审、岗位聘用、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
  临泉县教育局对辖区内教师利用暑期违规办班补课的行为进行了明查暗访,四名被查实的违规补课教师受到严肃处理:给予其中三名城区教师行政记过处分,调离原工作单位;给予一名农村教师降低岗位等级(职称由中教二级降为中教三级)处分。
  日前,记者从合肥市教育局获悉,从7月20日开始至8月20日,合肥市将开展2015年暑假违规补课专项督查,督查重点为中小学在暑假组织学生违规补课情况,以及公办学校教师组织或者参与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擅自在校外办学或者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兼课兼职情况。
  同时,合肥市教育局设立全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举报电话:0551-63505125、63505161(基础教育处)、63505251(组织人事处)、63505156(监察室),并强调,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暑假期间,芜湖市镜湖区教育局严禁有偿补课,推进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为传达教育部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该局分别召开中学、小学、幼儿园主要负责人会议,各校(园)再召开行政班子会议,分级部署,层层落实。同时,各校(园)通过各种方式组织教师学习教育部“六项禁令”,要求教师暑假期间不得进行有偿家教或者到培训机构进行有偿补课。
  该局成立两个巡查组,对于学校违规组织补课和教师有偿家教行为进行日常巡查,进一步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