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书”失效让诚信撒落一地 选择北上广困难也是历练 “作业神器”引发担忧不必要 要做好农村教师的流动“收支账”
02版:教育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1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07月29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14期  下一期
“确认书”失效让诚信撒落一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 梁 好 发布日期:2015-07-29 17:35:45

    重庆市江津的阳阳是当地高考文科第一名。6月28日,复旦大学招生组和阳阳签署了一份“复旦大学2015年专家组咨询确认书”(以下简称“确认书”)。7月18日,阳阳提交自己的准考证号查询录取结果,发现自己竟然被平行志愿的第二所大学录走了。原来,她因为文综分数少于总分相同的另一位考生,录取时由于系统里没能调到她的档案,导致未能被录取。
    客观地讲,“确认书”并无法律效力,在高校录取过程中,学校招生的自主权还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学校与考生签订的“确认书”,只是一种参考式的建议,这种保证在严格的招生制度面前,只能是一纸承诺,而承诺奏效与否,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学校,而是在于考生的分数,分数面前,学校居然连这位考生的档案都提取不了,又如何所谓的确认与之前信誓旦旦的承诺呢?
    作为从事招生工作的“专家咨询组”,对于高校的招生制度不可能不熟悉,而对于自己与学生签订的“确认书”,也并非不知道其效力的不值一提。既然如此,他们又如何能够签得理所当然、签得无所顾忌,难道他们在确认的过程中就没有任何疑惑,就没有丝毫的担心,就没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意外与后果吗?
    从法律角度上讲,“确认书”对于学校而言,不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从教育的角度上讲,复旦大学却不能不承担其行为所带来的教育后果。高校毕竟是育人的场所,其所作所为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已经有意向进入学校就读的新生。“确认书”失效,让学校的诚信撒落一地,更让学校的威信荡然无存,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社会声誉,更让身处其中的学生们感到母校的失态与是随意。
    还好,这位考生没有百分之百遵从“专家咨询组”的意见,只填取复旦大学一所学校,如不然,后果更将不堪设想,但是,“确认书”失效的结果,已经响亮地打了复旦大学一记耳光,更赤裸裸地暴露了当下高校招生乱象。在生源大战中,高校只顾自己利益的“抢生源”行为,已经破坏了招生的良好环境,已经侵害了考生的切身利益,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不良影响,让教育的颜面丢失殆尽。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