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军旅岁月 睡在噪音里的母亲 玉带林中挂
08版:风华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01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5年07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013期  下一期
难忘的军旅岁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潘诗颂 发布日期:2015-07-27 11:44:21

  军旅岁月,激情燃烧,让人永怀感念。军旅情怀,酽得化不开,盈满心田深处。回首军旅,好似命运注定,此生和榄橄绿有缘。
  缘起那年的7月。当我作为高中生,正在为人生理想打拼时,家乡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道路被阻断,村庄被淹没。危难之际,一支部队踏浪前来,与我年龄相当却无比英勇的武警官兵们用身躯当作诺亚方舟,把落水群众渡向生的彼岸……亲历这场生命大救援后,我极力打探抗洪部队的音讯,决意走入兵营。
  终于有一天,我就成了骆岗机场绿色营盘里的一员。警营里,从厨房到宿舍及至会客室,是纤尘不染的整齐有序,那洁白的墙壁、床单,绿色的军被、白色的毛巾、黄色的茶缸……细节处无一不体现着兵的情怀、展示着兵的色彩。
  春去秋来,寒暑易节。当岁月以黑和白的方式悄然流逝,我也就成了警营里的老兵,经历过多起任务。一桩桩悠悠往事,恍如隔世,又历历在目。
  最难忘的是代号“皖江猎鲨”行动。那是一个乍暖还寒的早春。我和战友们乘冲锋舟,斩浪长江,在宿松县复兴镇的江面上,截断了非法采砂船的逃窜去路,勒令接受检查。再次喊话警告,采砂船却加速逃窜。“鸣枪警告!”随着一声令下,清脆的枪声倾刻划破了夜空。战友们敏捷地攀住采砂船边弦的旧轮胎,纵身跃上甲板,迅速控制驾驶舱……夕阳,收走了最后一抹余晖,长江宽阔的江面上白浪翻滚,冲锋舟犹如一片小叶随波摇晃,浪花四溅,透湿了我们凯旋的征衣。
  那年,我和战友们顶风冒雨,在白湖执行押解犯人任务,经历彻夜未眠的战斗后,又连夜急行军,紧急驰援老区抗洪抢险。多年前曾遭洪水围困、被武警官兵救援又因之魂牵梦绕而追梦入伍的少年,今天又随部队前去抗击山洪,对我而言,这是怎样的一种生命体验啊。
  军旅壮烈也平凡。在警营,我曾在滚滚淠史杭畔的“后勤生产基地”带兵。这里仅有十个不到为部队提供生活后勤服务的战士。他们年轻,可敬可爱。经年累月,战友们或荷锄耕种,或低头间苗,或用手扶拖拉机犁地,默默劳作,任劳任怨。他们不惧生活的寂寞与清苦,只将个人的荣辱浮沉抛在一边,坚韧而努力。这里没有壮丽的誓词,没有战争的硝烟,只是还原着生活本身的平凡,但滚滚流淌的渠水,还有连绵起伏的群山,却以不语的忠诚,记录下了战友们每一程艰辛、每一程明媚,也记录下了我们平凡生活中的如歌岁月、多梦青春。多年以来,我长久地走不出他们的行列,一直是他们中的一员。在淠史杭畔的沟渠、菜地、果园里,我收获满满感动和宝贵的战友之情。我想,历史的天平终将称出他们的重量,并将普通一兵的精神展现给世人。
  灵魂曾经军衣染,从此长忆五星红。今天,我从警营回归地方工作,虽告别了军旅,但依然保持兵的本色、兵的情怀,永远兵心不变、兵魂永驻。回首军旅,我对警营有着太深的感情和无尽的依恋,充盈心底浓浓的、永远嚼不腻的还是“军人”两字的神圣。那悄然流逝的军旅岁月,我永远无法释怀;那香樟绿叶掩映下的绿色兵营,我永远无法走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