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合肥市委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工作纪实
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于7月6日至7日在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要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要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经常同群众进行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的零距离接触。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共青团工作?如何以青年为中心,让青年当主角呢?本报开辟“学习贯彻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栏目,介绍我省各级共青团组织的创新做法,以及已取得的工作经验和成效。
团干部要“一做一不做”
“对于这次会议的召开,我很有感触的,我觉得,对于共青团工作,中央有重视、有看法、有期待”。7月13日,团合肥市委书记吴娅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会议的内容看,有些地方的群团组织有脱离群众的现象,中央对此是有看法的,如何团结群众、凝聚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要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经常同群众进行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的零距离接触。“对于共青团的干部来说,就是‘一做一不做’。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吴娅娟记得2013年6月20日,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曾强调,团的干部必须心系广大青年,坚持以青年为本,深深植根青年,充分依靠青年,一切为了青年。
团的工作是为青年人服务的,团干部要学会和青年人交朋友,团合肥市委近年来多次开展的下基层、接地气、找问题、转作风“两进三同四争先”活动和团市委机关干部谈心、走访等活动恰恰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回应,吴娅娟说,做青年友,充分发挥桥梁和助手的作用,只有和青年成为朋友,才能了解青年心中所急、所想,才能准确把握青年所思、所盼,最终服务青年,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烦恼、生活中的难处。
如何做青年友,团市委给出了答案,通过上门走访、座谈交流、个别访谈、征求意见等形式,广泛听取青年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开展实地调查,“解剖麻雀”, 深入了解青年工作生活状况,了解基层团组织状况和工作开展情况。同时,与青年谈思想,找认识差距;谈作风,找形象差距;谈工作,找发展差距。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青年,广大团干部在思想上已经不再把自己当作“官”,处处居于青年之上,而是把自己看作是青年当中的一员。
吴娅娟说,作为党领导下的青年群众组织,共青团除了要讲政治、讲服务外,更要讲方法,充分发挥为党育人的作用。近年来,团市委创新工作模式,探索了破解共青团两个战略性课题,即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的新路径,用青年人熟悉的平台和方式开展引导工作,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既不“独舞”也不要“伴舞”
“青年的舞台是广阔的,我们要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青年上,牢牢把握青年、围绕青年,我们既不‘独舞’,也不要‘伴舞’,要与他们‘共舞’。环巢湖毅行就是我们创新工作模式最好的体现”。吴娅娟向记者介绍了今年上半年团市委组织的环巢湖毅行活动,活动采用“社会化动员,市场化运作,全媒体推进,全过程服务”模式,探索“互联网+全民健身运动”的方式,实现了“党政支持,部门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参与,市民受益”,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为开展活动提供了模范案例、积累了有益经验。
“以前团委组织活动,对青年是‘要你来’,而且能不能来得了还不一定”。吴娅娟说,传统方式,大型活动通过层级化体制进行组织化动员,参与者处于被动地位,活动既无吸引力,也易滋生形式主义。为增强毅行吸引力,如今,团市委转变思路,变传统的组织化动员为全程社会化动员,发挥互联网优势,通过网络发布信息、招募毅行者。“我们以前经常会有这样的错误观点,对于举办的活动,我们以为都是符合青年需求的,是他们喜欢的,但现实很残酷,往往都是我们一厢情愿,青年来参加,都是为了配合我们,并不是真正喜欢”。所以,这次环巢湖毅行活动决定走群众路线,探索实施“互联网+群众体育运动”的方式,从网友中来,到网友中去,毅行的路线由网友选出,毅行的口号由网友提出,毅行的点子由网友想出,实现了青年思想引导从线下到线上的需求传递和从线上到线下的价值传递之间的双向互动。
“自去年的毅行活动结束后,不断有青年询问团市委何时举办第二届。青年有需求,我们不仅要解决,还要更好地延伸扩展,让他们来当举办者。这次沿环巢湖大道往西走就是网友选出的线路”。吴娅娟说,为了给毅行者们更好的活动体验,大会组织委员会前期经过多次的实地路线勘测,并通过网络民意调查,最终确定从渡江战役纪念馆到庐江县齐嘴村,全程33千米的全新巢湖西线南岸作为本次大会的毅行路线。
“五十多次线路考察,有时走到夜里1时多,我们反复走,确保路线安全可靠”。团市委副书记童友好是线路考察的亲历者,他告诉记者,毅行线路的选择非常关键,“以前,自以为我们举办的活动都是青年需要的、青年喜欢的,其实不是。现在,我们在活动设计的时候就把青年纳入进来,听取、接受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既是参与者,也是策划者”。童友好说,只有不断与青年互动,共青团工作才能不断进步、才有凝聚力。
要学会倾听青年呼声
2015年,在青年点赞不断的可不止一个环巢湖毅行,今年上半年,团市委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研院)举办青年创新人才联谊会,以及汉式集体婚礼也曾火爆“朋友圈”,不仅获得了同行和青年的一致叫好,更成为了各地团组织争相学习的亮点活动。
与先研院举办的联谊会被网友称为“高大上”,参与此次活动的三百多名青年覆盖先研院内部的精英人才,合肥市各家中央企业、国有企业职员,省直属、市直属机关,以及银行业、金融业的工作人员,平均年龄28岁左右,平均学历本科及硕士以上。记者曾在联谊会现场采访到专程赶来当“红娘”的合肥市副市长吴春梅,她表示,团市委关注青年的切实需求,创造感情留人的环境,通过建立公益交友平台,关注创新人才的需求,让全市青年更好地融入合肥、创业合肥、建设合肥。
“高大上”有联谊会,普通青年有集体婚礼。今年3月29日,团市委主办的第二届青年集体婚礼在该市三国遗址公园举行,30对新人情定今生。
高洋是合肥市一家快递公司员工,前段时间,他跑了好几家婚庆公司,发现举办一场汉式婚礼需要好几万元,对于刚上班的他来说太贵了。“刚好看到微信朋友圈在发汉式集体婚礼,我就偷偷报了名,如果成功了,正好当作给老婆一个惊喜。”高洋说,原以为只有“高大上”的优秀青年才有资格参加这样的婚礼,没想到他最终报名成功了。
据悉,随着合肥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优秀青年在合肥市工作、生活,为使广大青年能够更加安心地在合肥市安居乐业,团市委及各级团组织每年都会组织多次青年交友联谊会,年均参与人数超10万人,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活动的创意和想法几乎都是来源于青年,不再是我们‘擅作主张’了”。吴娅娟笑着说,团市委打算为青年从相亲交友到谈婚论嫁制定“一条龙”服务,先是相亲交友联谊会,然后婚博会,最后集体婚礼,“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许,团市委‘承包’了”。
“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我们要努力做广大青年值得信赖的贴心人”。吴娅娟介绍,团的工作要把握住广大青年的脉搏,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要把工作延伸到广大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要从‘要做青年友’发展到‘乐做青年友’,不能想到哪做到哪,要有长远目标,要深入基层,学会倾听青年呼声,并为青年排忧解难,这样才能使团组织成为广大青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
要让青年得到“实惠”
去年五一前夕,团市委一则“为‘青年五四奖章’设立大众评委”的消息在省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青年五四奖章是共青团组织授予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评选活动公开、公平、公信一直是各级团组织所看重和追求的。评选活动不仅是为了选出广大青年身边可亲可敬的先进典型,更重要是通过评选活动的透明、公开和优秀青年典型的广泛宣传,在广大青年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人才的风气。“设立大众评委既为了规避网络投票的弊端,树立组织的公信度,体现民意,避免评选活动为投机者所利用;又能让青年参与其中,‘你的奖项你来评’,体现青年主体地位”。吴娅娟说,能让青年积极、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参与”的,就说明这个活动有吸引力。
能积极、主动参与的活动,往往都是让青年得到“实惠”的。大众评委的设立,让青年体现了主体地位,得到了“实惠”;创业大赛的举办,为创业青年牵线搭桥,让他们得到了资金的扶持,这也是“实惠”;“高大上”的联谊会,进门是单身,出门有了伴,不仅抱得美人归,也为合肥市的发展留住了人才,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实惠”。
今年刚过半,在团市委的努力下,合肥市获得“实惠”的青年可谓不少,七人荣获省“最美青工”称号,一人当选省“特别关注最美青工”,一人获全国“最美青工”称号。青年集体婚礼受到各大媒体发布,吸引超过1000万人次关注,多家门户网站上了头条新闻,并获得网友上万条正面评论。环巢湖毅行活动一万个报名名额在半个小时内被抢报一空,活动现场吸引三万余名各地群众参与,活动专题页面点击量超过150万,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300万。联合市体育局等单位举办合肥市首届青年足球赛,24支队伍、400余人参加,近万人关注。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农村青年技能培训1417人。服务和联系青年完成农村青年小额贷款920.56万元,获得贷款人数184人,带动480名农村青年就业。命名75个集体为2014年度合肥市青年文明号集体,两个集体成功申报全国青年文明号。开展首届“合肥市未成年人保护十大事件”评选活动。组织全市各级团干部共694人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
“不做青年官,乐做青年友,团委要敢担当,青年欢迎的,我们就要去做,希望团干部们不要把团组织当做‘跳板’,不要自娱自乐,只要深入基层、深入到青年中去,一定会有收获。”吴娅娟说。